[实用新型]手术器械的模式接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7329.1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9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叶道明;张小荣;叶道龙;陈冬冬;韩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森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康潇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器械 模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术器械的模式接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生手术的过程中,脚踏控制手术电极,这样会导致医生左脚长时间受力,影响医生手术成功率,长时间的循环,还会影响医生的健康,走路不便。
目前市场上的手术电极是只通过一个卡槽卡住内外管部分,这种连接方式会引起后置接触位置产生打火现象,容易引起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结构简单且应用于手动控制的手术器械中的模式接环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手术器械的模式接环结构,包括拉杆、外管、连接轴和设置插槽的拉杆后座,拉杆前后延伸,所述外管、连接轴和拉杆后座为从前至后依次设置,连接轴设置前后轴向通透的中心孔,所述插槽的槽壁面上设有卡块槽,卡块槽内设卡块弹簧和位于卡块弹簧外侧的卡块;所述拉杆包括前后对接的内杆和锥形顶轴,锥形顶轴的后部呈锥形状并且锥形顶轴的后部设有定位凹槽,所述拉杆插入外管的管腔并贯穿连接轴的中心孔,锥形顶轴的后部插入拉杆后座的插槽中,卡块端部伸入定位凹槽中。
所述连接轴为转轴。
一个管状的并帽将外管和连接轴连接在一起,并帽内设二阶阶梯孔,二阶阶梯孔包括前后设置且连通的前侧孔和后侧孔,前侧孔的孔径小于后侧孔的孔径,后侧孔为一个内螺纹孔,前侧孔与后侧孔之间设有阶梯面,所述连接轴的前端设置外螺纹,外管的后部插入前侧孔中,连接轴的前端螺纹连接于后侧孔内;外管的后端固设一外管法兰,外管法兰夹设在连接轴的前端面与阶梯面之间。
卡块、拉杆后座、锥形顶轴和内杆均为导体,卡块与拉杆后座、锥形顶轴均相接触,锥形顶轴的前端与内杆后端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术器械的模式接环结构,使用手动控制,可以更加便捷医生手术的操作,改善医生的健康。卡块与拉杆后座、锥形顶轴面接触使得接触面积大,不会产生打火现象,消除了打火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式接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并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刀头组件1、传动杆2、内杆3、外管4、并帽5、中心孔6、后抽气孔7、抽气管8、转轮9、定位管套10、卡块11、前限位件12、前部13、锥形顶轴14、上限位板15、半圆球面16、球体17、下限位板18、导向部分19、后弹簧卡槽20、壳体21、复位弹簧22、摆动杆23、手握部分24、扳手25、凝开关26、切开关27、抽气槽28、抽气套环29、连接轴30、前弹簧卡槽31、扩口32、杆状部分33、定位卡槽34、凸缘35、定位球体36、定位弹簧37、限位支撑管38、后座孔39、第二刀头40、第一刀头41、刀头座42、刀齿43、前铰接轴44、后铰接轴45、前抽气孔46、导线48、插头49、主机50、前侧孔51、阶梯面52、后侧孔53、热缩管54、卡块弹簧55、外管法兰56、插槽5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由图1和图2所示的手术器械的模式接环结构,包括拉杆、外管4、连接轴30和设置插槽57的拉杆后座,拉杆是前后延伸的直杆,所述外管4、连接轴30和拉杆后座为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外管4、连接轴30和拉杆后座均为前后延伸,连接轴30和拉杆后座前后间隔设置,连接轴30设置前后轴向通透的中心孔6,连接轴30为一个管状的空心轴,外管4的管腔(即管孔)连通于中心孔6的前侧,所述插槽57设于拉杆后座的前端面上,插槽57前后延伸且插槽57的槽口朝向前,所述插槽57的槽壁面上设有卡块槽,卡块槽内设卡块弹簧55和位于卡块弹簧55外侧的卡块11,所述卡块弹簧55一端连接卡块槽的槽底面、另一端连接所述卡块11。
在外管4的外圈包覆有热缩管54,所述拉杆包括前后对接的内杆3和锥形顶轴14,内杆3和锥形顶轴14均前后延伸并位于同一前后延伸的直线上,内杆3的后端焊接连接锥形顶轴14的前端,锥形顶轴14的后部呈锥形状并且锥形顶轴14的后部设有定位凹槽,锥形顶轴14的后端呈锥形状收缩,定位凹槽是围绕锥形顶轴14的后部外圈表面的环形凹槽。所述拉杆插入外管4的管腔并贯穿连接轴30的中心孔6,在连接轴30的中心孔6内设有套在锥形顶轴14外圈的限位支撑管38,即连接轴30、限位支撑管38和锥形顶轴14为由外至内依次套设,限位支撑管38的管内径大于锥形顶轴14的直径,以为锥形顶轴14移动留有一定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森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森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73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的可翻盖的插头
- 下一篇:耳机连接器及其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