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物料输入管的化工生产固液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4672.0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5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杰;石荣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黄白猫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12 | 分类号: | B01F3/12;B01F3/20;B01F7/18;B01F7/24;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2002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物料 输入 化工 生产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具体是一种具有多物料输入管的化工生产固液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将固相与液相、气相与固相进行混合生产需求,而以往一般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进行混合;一般在进行固液混合时,需要两种甚至多种的物料同时进行混合搅拌混合,而现有的设备,不能同时将物料输入到搅拌混合箱内,需要将物料一个一个的加入,浪费大量的时间,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物料输入管的化工生产固液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多物料输入管的化工生产固液混合装置,包括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搅拌混合箱;减震底座由上底座、下底座、固定座、伸缩杆和减震弹簧组成;所述上底座固定设置在搅拌混合箱的底部;伸缩杆固定设置在上底座的底部,且与固定座上的凹槽套接在一起;所述固定座设置在伸缩杆的底部;所述下底座固定设置在固定座的底部;所述减震弹簧套接在伸缩杆上;所述搅拌混合箱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第二搅拌装置、初步混合室和粉碎刀片;搅拌混合箱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搅拌混合箱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物料输入管,右侧设置有第二物料输入管和排料管;所述排料管设置在搅拌混合箱的底部右侧;所述第一搅拌装置设置在搅拌混合箱的中心,由搅拌轴、撒料板、横杆、竖杆和螺旋搅拌桨叶组成;所述搅拌轴设置在搅拌混合箱的中心线上,且贯穿支撑板与旋转装置相连接;螺旋搅拌桨叶套接在搅拌轴的底部;所述横杆固定设置在螺旋搅拌桨叶的顶部;所述竖杆设置在横杆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且均匀的设置在搅拌轴的左右两侧;所述撒料板固定设置在横杆的上方;所述初步混合室设置在撒料板的顶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粉碎刀片设置有两对,对称设置在搅拌轴的左右两侧,且长短不一;所述第二搅拌装置由底部刮板、竖向刮板、连接轴和驱动电机组成;所述连接轴设置在搅拌混合箱的底部中心线上,贯穿搅拌混合箱的底板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底部刮板设置在连接轴的顶部;所述竖向刮板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底部刮板的左右两端;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和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支撑板的中心线上;旋转装置由主动轮、从动轮、装置外壳、电动机和连接杆组成;所述装置外壳通过螺钉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设置在装置外壳的内部右侧,通过连接杆与电动机相连接;所述电动机设置在装置外壳的顶部右侧;所述从动轮设置在主动轮的右侧,且与主动轮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与搅拌混合箱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机和搅拌电机均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物料输入管设置在搅拌混合箱的左侧,支撑板的底部;第二物料输入管设置在搅拌混合箱的右侧,且关于搅拌混合箱与第一物料输入管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进料斗的设置,能够将固体物料进行输入,且能够在初步粉碎室进行粉碎,加快物料的混合速率;第一物料输入管和第二物料输入管的设置,能够同时将多种物料输入到搅拌混合箱内,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还加快了物料的混合时间,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加快生产效率;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的设置,能够加快物料混合效率,使得物料混合的更加的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多物料输入管的化工生产固液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多物料输入管的化工生产固液混合装置中减震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有多物料输入管的化工生产固液混合装置中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有多物料输入管的化工生产固液混合装置中第一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有多物料输入管的化工生产固液混合装置中第二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震底座,2-搅拌混合箱,3-第一物料输入管,4-螺栓,5-进料斗,6-旋转装置,7-支撑板,8-粉碎刀片,9-第二物料输入管,10-初步混合室,11-第一搅拌装置,12-第二搅拌装置,13-排料管,14-撒料板,15-搅拌轴,16-竖杆,17-横杆,18-螺旋搅拌桨叶,19-伸缩杆,20-固定座,21-下底座,22-上底座,23-减震弹簧,24-电动机,25-连接杆,26-从动轮,27-主动轮,28-装置外壳,29-竖向刮板,30-底部刮板,31-驱动电机,32-连接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黄白猫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黄白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4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