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谱热能监测雷达的输电线路山火监测与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7557.0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2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王天正;宋述停;王鹏皓;姜敏;原辉;方雅琪;刘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彭艳君 |
地址: | 0300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热能 监测 雷达 输电 线路 山火 预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线路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谱热能监测雷达的输电线路山火监测与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等异常气候因素的影响,全球森林火灾频发。同时,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跨越林区及山区的架空输电线路也随之增加,山火引发的输电线路跳闸故障逐年增加。目前,输电线路山火监测方法主要有视频图像监测、卫星遥感监测和分布终端监测。视频图像监测存在易误报漏报、监测区域范围受到视频设备性能限制、无法实现山火位置的定位等缺陷。卫星遥感监测存在虚警率高的问题,且受卫星过境时间的限制,难以实现全天候监测,另外还存在监测结果易受云层影响,监测分辨率不高等问题。分布终端监测存在监测范围小的问题,难以实现对线路较远距离山火的监测,且运行维护成本较高。
红外探测技术可以在监测区域内对山火进行不间断监测,自动发现监控区域内的火情。毫米波雷达波长覆盖1mm-10mm,其频谱高端接近红外,使其频谱高端具有接近光学系统的高分辨率特性,可以实现目标的精确探测;其频谱低端接近微波,使其频谱低端具有接近微波系统的全天候能力。因此结合毫米波雷达和红外传感技术可以达到全天时全天候的使用目的,实现对山火火点的准确定位,解决目前常用监测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时监测输电线路走廊情况,能实现全天候对山火火点准确定位,减少山火引发的输电线路跳闸次数,提高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保证供电可靠性和电网的安全运行的监测与预警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多谱热能监测雷达的输电线路山火监测与预警装置,包括输电杆塔,包括监测子站和中心站;监测子站包括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电源系统、数据处理主机、通信模块;中心站包括山火预警服务器、预警信息显示模块和短信报警模块;数据处理主机分别与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通信模块双向连接;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数据处理主机、通信模块的电源端分别与电源系统的相应电源输出端连接;山火预警服务器连接预警信息显示模块和短信报警模块;数据处理主机通过网络与山火预警服务器连接;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均安装在输电杆塔支架上。
在上述的基于多谱热能监测雷达的输电线路山火监测与预警装置中,毫米波雷达传感器选用频率覆盖范围为30~300GHz的毫米波雷达。
在上述的基于多谱热能监测雷达的输电线路山火监测与预警装置中,通信模块选用GPRS/3G/4G网络。
在上述的基于多谱热能监测雷达的输电线路山火监测与预警装置中,电源系统采用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配合供电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红外传感技术初步确定山火发生范围,利用毫米波雷达进一步实现火点的精确定位,解决了传统监测手段中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
(2)通过对输电走廊内的山进行监测和提前预警,使得电力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山火信息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输电线路不受山火的危害;
(3)本实用新型可减少山火引发的输电线路跳闸次数,提高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保证供电可靠性和电网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它工艺的可应用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另外,以下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75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ZigBee网络的隧道火灾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