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测土配方的智能变比配肥撒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6110.1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3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闫银发;韩守强;宋占华;李法德;王金星;刘双喜;盖顺华;许荣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7/00 | 分类号: | A01C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配方 智能 比配 肥撒肥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测土配方的智能变比配肥撒肥机,属于农业装备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传统的农业耕作,农户根据经验和田块面积施肥,没有考虑种植密度、耕作制度等影响肥效的诸因素,施肥量和施肥方式比较粗放,致使化肥面源污染严重,肥料利用率低,作物产量和质量不高。
测土配方施肥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
现有是手工撒肥抛洒,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并且抛洒不均匀,下肥量凭经验控制,更不能完成大片农地的撒肥任务。撒肥机械只是将预先混合好的肥料放入料仓内进行撒肥,操作繁琐,不能根据实际田地需求情况进行自动调节各种肥料的配比。易造成肥料浪费,环境污染,不能为作物提供所需要的充足养分。
三、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测土配方的智能变比配肥撒肥机;可根据田地将要种植的作物对四种肥料的需求,土壤中的各种肥料的含量,来确定撒施有机肥和氮、磷、钾三种肥料的质量。
一种基于测土配方的智能变比自动配肥撒肥机,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肥料储备装置、排肥装置、二次冲击装置和撒肥装置。
所述肥料储备装置由一个倒圆锥形的储料桶和固定圈组成,储料桶通过固定圈固定在机架上;储料桶内部用隔板隔成四个大小相同的独立空间作为储料仓,用于分别存放四种肥料;每个储料仓下方配有一个出肥口;每个储料仓底部安装有一个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连接有报警器;当肥料不足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提醒。
所述排肥装置由四套结构相同的排肥器组成;排肥装置通过圆形板固定在机架的中间;每个储料仓的出肥口下方各对应设置一套排肥装置;每套排肥器入料口与储料仓的每个出肥口相对应;安装时使四套排肥器的排肥口都朝向中间相对安装,使得四种肥料经排肥口排出时能够相互撞击混合。每套排肥器的槽轮安装在排肥盒内部中间,两端通过压盖固定在排肥盒上;毛刷和槽轮挡板分别安装在排肥盒内与槽轮垂直方向的相对两侧,毛刷和槽轮挡板与位于排肥盒内的槽轮长度相等;槽轮挡板与槽轮相切,毛刷与槽轮接触;槽轮转动时,毛刷将槽轮槽内多余的肥料刷下,槽轮挡板能避免槽轮槽中的肥料过早落下造成堵塞破碎,保证槽轮每转排出肥料质量相同;根据作物需肥量,设定四个排肥器槽轮的不同转速,控制排肥器排出不同质量肥料,以实现不同肥料的配比施用;驱动轴和槽轮同轴安装,驱动轴安装在槽轮的中心孔内,驱动轴通过轴销驱动槽轮转动,电机一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连接,电机一转动带动槽轮转动。
所述的二次冲击装置由收集漏斗和锥形体组成;锥形体固定在收集漏斗内部,收集漏斗固定在机架中部,位于排肥器下方;收集漏斗上口将排肥器排出的四种混合肥料进行收集汇总,经过锥形体时受到二次冲击分散,在收集漏斗下方汇聚;二次冲击装置使肥料颗粒经过两次冲击,混合更加均匀。
所述撒肥装置由撒肥盘和电机二组成。撒肥盘位于收集漏斗正下方,电机二固定安装在机架下端,撒肥盘与电机二的电机轴连接。电机二带动撒肥盘转动,将撒肥盘上的肥料撒出。
本实用新型根据作物需要的四种肥料的比例,控制器确定排肥器上四个电机一的转速比,并分别控制四个电机一的转速进行混合排肥;并能根据田地面积和行走装置的行走速度,确定出撒肥半径,根据撒肥半径控制器确定电机二的转速,电机二带动撒肥盘进行撒肥工作。
本实用新型机构简单,操作方便,对不同田地进行施肥工作时调整简单,无需更换原有设备,适合大小面积的泼撒,施肥均匀,能够减少土地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增产、增收,增加收入。
四、附图说明
图1是配肥机结构图;
图2是撒肥装置结构图;
图3是排肥装置分布示意图;
图4是二次冲击装置剖视图;
图中:1、机架2、储料桶3、圆形板4、收集漏斗5、撒肥盘6、电机一7、电机座8、排肥盒9、压盖10、固定板11、联轴器12、毛刷13、槽轮挡板14、槽轮15、驱动轴16、电机二17、锥形体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6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