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跑车装置和矿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0740.8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8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7/20 | 分类号: | B61K7/20;B6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曹桓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跑车 装置 矿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斜巷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跑车装置和矿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斜巷运输中大部分采用串车提升,有的斜巷还兼作行人巷道,一旦发生斜巷跑车事故,就会给设备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在斜巷运输过程中必须使用安全可靠的防跑车装置。目前,用于矿山斜巷的防跑车装置各具特色,如测力式防跑车装置、测距式防跑车装置、测速式防跑车装置等。
由于很多防跑车装置都是采用紧急方式制动,在制动过程中,飞速向下运动的矿车动能很大,因而紧急制动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生矿车倾覆,导致矿车脱轨撞坏电缆等线路,容易引起二次事故。另外,紧急制动过程中矿车车轮与轨道间的摩擦易产生火花,这对于煤矿井施工是极其危险的,很有可能引发井下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直接威胁整个矿井的安全。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跑车装置和矿车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跑车装置和矿车,其中防跑车装置采用内摩擦式棘轮机构,作为矿车车轮,使得制动过程变得更加平稳、可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跑车装置,包括棘轮、外环、摩擦体、弹性杆和控制开关;
所述棘轮设置在所述外环内,且所述棘轮的多个轮齿与所述外环之间形成多个楔形空间;
每个所述楔形空间内均设有一个所述摩擦体;
所述弹性杆的一端与所述摩擦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棘轮的轮齿连接,以使所述摩擦体能够在所述楔形空间内移动;
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摩擦体连接,以控制所述弹性杆伸长或缩短。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跑车装置,其中,所述摩擦体为滚柱;
所述滚柱的轴线与所述棘轮的轴线平行。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跑车装置,其中,所述棘轮的轮齿包括前齿面和后齿面,所述前齿面的倾斜度大于所述后齿面的倾斜度;
所述楔形空间由其中一个所述轮齿的前齿面、与所述轮齿相邻的轮齿的后齿面和所述外环闭合形成。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跑车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开关包括钢丝绳、钢丝绳转盘和离合扳手;
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穿过所述弹性杆,并与所述摩擦体连接;
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绕在所述钢丝绳转盘上;
所述钢丝绳转盘与所述离合扳手连接。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跑车装置,其中,所述前齿面设有孔槽,所述孔槽正对所述楔形空间;
所述弹性杆设置在所述孔槽内,以使所述弹性杆能够在所述孔槽内伸长或缩短,并带动所述摩擦体在所述楔形空间内移动。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跑车装置,其中,所述棘轮的轮齿为4~6个。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跑车装置,其中,还包括耐磨体,所述耐磨体设置在所述后齿面上;
所述摩擦体置于所述耐磨体与所述外环之间的空间内。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跑车装置,其中,所述棘轮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与车轴连接。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跑车装置,其中,所述外环的内表面为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矿车,包括车体,以及四个所述的防跑车装置;
所述车体包括前车轴和后车轴,其中两个所述防跑车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前车轴的两端,另外两个所述防跑车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后车轴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跑车装置和矿车,其中,防跑车装置包括棘轮、外环、摩擦体、弹性杆和控制开关;棘轮设置在外环内,且棘轮的多个轮齿与外环之间形成多个楔形空间;每个楔形空间内均设有一个摩擦体;弹性杆的一端与摩擦体连接,另一端与棘轮的轮齿连接,以使摩擦体能够在楔形空间内移动;控制开关通过一根穿过弹性杆内的钢丝绳与摩擦体或弹性杆连接,以控制弹性杆伸长或缩短;矿车包括防跑车装置,当发生跑车时,由于弹性杆的推力及外环的摩擦力作用,使得摩擦体在楔形空间内处于楔紧状态,外环与棘轮间无相对运动,矿车依靠车轮与轨道间的摩擦力停止在轨道上,从而实现对矿车的制动。由于矿车制动过程为匀减速运动,故矿车制动过程平稳,制动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未经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07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