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振动法的长期自动化索力在线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31602.3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0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付喜光;金亮;谢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4 | 分类号: | G01L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吴称生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振动 长期 自动化 在线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索监测装置,主要应用于索力在线监测领域,特别是应用于桥梁拉索和体育馆钢结构拉索的索力监测。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目前传统振动法测索力,主要以人工检测为主,这种检测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缺陷:1.数据样本少。2.索力值时时在变化,不能通过曲线方式反映出来。3.振动法采集得到的频率需人工进行换算,才能得到有效的力值,该过程浪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4.不能够长期监测索力值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少量的振动法测索力已经实现了在线监测,但是主要是通过风速去激振出一阶、二阶、三阶频率,这个方式主要存在一个致命缺陷:只通过风速有时很难激振出完美的一阶、二阶频率,往往杂波很多,这样得到的数据很难去分析真实的索力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人工检测和目前在线监测的缺陷和不足,完善目前关于振动法测索力,在线监测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振动法的长期自动化索力在线监测系统,当风速无法激振出完美的振动波形时,可通过击打的激振方式进行弥补,从而能够得到更好的激振波形,便于准确的分析出真实的索力大小。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振动法的长期自动化索力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振动传感器、用于敲击拉索的击打装置、振动采集仪、控制平台,振动传感器连接振动采集仪,控制平台连接振动采集仪和击打装置。控制平台控制振动采集仪的采集时间,控制平台控制击打装置工作。
进一步优选,所述控制平台是单片机或云平台,如果使用单片机,配备显示模块。通过单片机或云平台设置采集时间和敲击时间间隔,并分析和显示所采集的数据。
进一步优选,所述击打装置是铁锤,铁锤连接继电器,继电器通过单片机或云平台控制,通过控制继电器开关来完成敲击拉索动作,所述继电器是电磁继电器。
进一步优选,所述振动采集仪连接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云平台通信连接。较佳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是无线数传模块。
进一步优选,振动传感器、继电器、铁锤集成在一个传感模块中,所述传感模块包括保护壳,通过保护壳中的螺柱将振动传感器固定在保护壳中,铁锤安装在保护壳上并在铁锤底部安装一个复位弹簧,保护壳内安装CPU控制电路、继电器和电磁线圈,CPU控制电路连接继电器,继电器连接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的产生磁力作用于铁锤,CPU控制电路连接振动采集仪。所述传感模块安装在离拉索下端固定点1米至1.5米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采集仪是多通道振动采集仪。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模块包括保护壳,通过保护壳中的螺柱将振动传感器固定在保护壳中,铁锤安装在保护壳上并在铁锤底部安装一个复位弹簧,保护壳内安装CPU控制电路、继电器和电磁线圈,CPU控制电路连接继电器,继电器连接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的产生磁力作用于铁锤,CPU控制电路连接振动采集仪。
工作流程:通过控制平台设置间隔时间给继电器供电,继电器上电之后,闭合开关,铁锤敲击拉索,同时云振动采集仪采集振动传感器的数据,数据采集完成,关闭继电器,铁锤与拉索分离,此时将采集的数据上传至云平台,云平台将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展示。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可以解决人工检测的数据样本少,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并可以观察到索力曲线的变化,长久的进行监测。针对已有的在线监测,本发明借助可靠的外力激励能够更好的测试出真实的拉索受力,从而解决目前通过风速无法激励出索力频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传感模块内部结构图。
图中:1——铁锤、2——继电器、3——振动传感器、4——振动采集仪、5——无线数传模块、6——传感模块、7——云平台、8——保护壳、9——M4螺柱、10——CPU控制电路、11——电磁线圈、12——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一种基于振动法的长期自动化索力在线监测系统连接拓扑图如图1所示,其安装步骤如下:
将传感模块6通过抱箍方式与被测拉索进行固定,注意传感模块安装位置为离拉索下端固定点1米至1.5米位置。所述传感模块6包括:铁锤1、继电器2、振动传感器3,继电器2控制铁锤1。
将传感模块6的信号线缆与振动采集仪4的信号输入端进行连接。
振动采集仪4输出的232信号线与无线数传模块5进行连接。
给振动采集仪4及无线数传终端5进行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16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