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空器头锥及飞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0980.1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8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B1/66 | 分类号: | B64B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9 | 代理人: | 蔡纯,高青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空器头锥 飞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浮空器头锥及飞艇。
背景技术
浮空器,包括系留飞艇、自控飞艇、平流层飞艇等,出于制作工艺或者是系留等原因,在制作时,通常将浮空器分成浮空器主体部分、浮空器头锥等几大部分结构,进行分别制作后拼合组装。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浮空器头锥,包括安装环110、顶部连接体120和多个支撑筋130,所述安装环110和顶部连接体120间隔一定距离的相对设置,所述支撑筋1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环110和顶部连接部120相连接,在所述安装环110上设置有多个通孔200。在浮空器主体部分的头部设置有与所述安装环相配的安装槽,用于安装浮空器头锥。浮空器头锥与所述浮空器主体部分拼接时,首先将所述安装环卡110进所述安装槽,然后用棉线穿过所述通孔200将安装环绑敷到安装槽里,从而将整个浮空器头锥连接到浮空器主体部分上,形成浮空器的整体结构。
但是现有技术的这种浮空器头锥结构,仅仅通过安装环与安装槽连接,连接承力方式过于单一。浮空器头锥由于本身重力、外部风力或者系留索拉力等原因,很容易对浮空器主体部分,尤其是对浮空器头锥和浮空器主体的拼合连接处的蒙皮部分,造成应力集中和结构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小浮空器的头锥和主体部分拼接处应力集中的浮空器头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高连接可靠性的浮空器头锥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空器头锥,包括安装环、柱体、多组连接筋和安装法兰,所述柱体位于所述安装环的轴线上,并与所述安装环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多组连接筋环绕所述安装环的轴线分布,所述安装法兰设于所述柱体上,用于连接拉绳,其中,
各组所述连接筋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环上,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柱体上。
优选地,所述柱体为阶梯状,所述安装法兰设于所述柱体的阶梯面上。
优选地,在所述安装环的外周上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沿着所述安装环的径向延伸。
优选地,各组所述连接筋分别包括第一连接筋和第二连接筋,所述第一连接筋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接筋的第一端彼此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筋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筋的第二端沿着所述柱体的轴向方向间隔一定距离的固定于所述柱体的外周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环的直径大于所述柱体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安装环和所述柱体为中空管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浮空器头锥由碳纤维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飞艇,包括:
所述的浮空器头锥,飞艇本体,以及拉绳,其中,
所述浮空器头锥安装于所述飞艇本体的头部,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浮空器头锥上,相对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飞艇本体上,从而将所述浮空器头锥固定于所述飞艇本体上。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拉袢,所述多个拉袢固定于所述飞艇本体上,所述拉绳经所述拉袢连接于所述飞艇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法兰的外周上设有多个贯通孔,所述的连接于所述浮空器头锥的端部分别穿过贯通后绑缚于所述安装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浮空器头锥,由于大幅减小了飞艇本体头部的集中载荷,使得浮空器头锥和飞艇本体的设计制造要求降低,从而可以降低飞艇的制造成本,减小飞艇的整体质量,且主囊皮应力分布更为分散,变形更为均匀,对浮空器外形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浮空器头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从不同视角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浮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浮空器头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飞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飞艇本体的A部放大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浮空器头锥1、安装环11、第一固定孔111、柱体12、连接筋13、第一连接筋131、第二连接筋132、安装法兰14、飞艇本体2、头锥固定装置21、头锥安装槽211、第二固定孔212、拉绳3、拉袢4、底布41、连接环42、拉条43、安装环110、顶部连接体120、支撑筋130、通孔20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未经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09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稀释沥青冷补料水稳定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温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