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挤压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0200.3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8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龚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震宇 |
主分类号: | B30B9/20 | 分类号: | B30B9/20;B30B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8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735000 甘肃省酒泉***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挤压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水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小型企业的挤压方式脱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脱水是食品、农产品加工业常见的工艺步骤。通过对物料的脱水,可以大大减轻干燥机的负担,产量大幅度提高,能耗大幅度降低,是高湿物料干燥前必不可少的处理设备,经过脱水后的物料可以直接进入干燥设备。脱水分为离心脱水和挤压脱水,离心脱水效能高,但是脱水后的物料挂壁,需要二次清理。目前的挤压脱水装置多为螺旋挤压脱水机,物料从进料箱均匀加入,进机后的物料在螺旋旋转叶片推动下沿轴向前进,前进过程中物料受变化的螺距和调节档板的作用,形成巨大的挤压力,使物料在外力作用下进行机械脱水,水份通过筛网在出水口处排出,脱水后的物料在出料箱处排出。该挤压脱水过程,物料在螺旋绞龙作用下前进,适用于酒糟、果渣、药渣、木薯渣等渣类散料的脱水,对于纤维组织长或者半成形物品则无法使用,如浸润的长纤维物料、棉条的脱水。因此,市场急需一种适用于小型企业使用,适合于非渣形物料挤压脱水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捷高效,可以用于长纤维或者半成形物料的小型挤压脱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挤压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总成、承压总成和传动机构;所述的加压总成包括上辊架和多个加压辊,所述的加压辊平行排列,加压辊的辊轴两端固定连接连杆,连杆上端穿过上辊架上的通孔与限位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的承压总成包括下辊架和多个撑辊;所述的撑辊包括Y形辊轴和辊皮,所述的Y形辊轴有三个凸起,所述的凸起末端和辊皮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相邻的凸起形成一弧面,弧面弧度与所述加压辊的辊面弧度相同;所述撑辊的辊轴两端与所述的下辊架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转盘和传动杆;所述的电机固定安装在下辊架上;所述的传动杆两端分别与上辊架和下辊架铰接,所述的传动杆中有长条导向孔;还有多个连接杆两端分别与上辊架和下辊架铰接;所述的电机的电机轴与转盘的中心孔键连接,所述的转盘上有一个销轴,所述的销轴嵌在传动杆的长条导向孔内。
上述连杆杆体外套有压缩弹簧。
在上述撑辊两端,下辊架上还各自转动连接有与撑辊平行的上料辊和下料辊,所述的上料辊和下料辊辊轴通过皮带轮连接,其中一
上述的下辊架下端有活动连接的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可以用于非渣形物料挤压脱水,对于长纤维或者半成形物料使用不会过度破坏物料纤维;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中小企业使用,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撑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加压总成、承压总成和传动机构。
所述的加压总成包括上辊架1和多个加压辊2,所述的加压辊2平行排列,加压辊2的辊轴两端固定连接连杆3,连杆3上端穿过上辊架1上的通孔与限位螺母10螺纹连接。优化方案中为了更好地增加挤压强度和减少缓冲,连杆3杆体外套有压缩弹簧11。
所述的承压总成包括下辊架5和多个撑辊4。
如图2所示,所述的撑辊4包括Y形辊轴和辊皮42,所述的Y形辊轴有三个凸起41,所述的凸起41末端和辊皮42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相邻的凸起41形成一弧面,弧面弧度与所述加压辊2的辊面弧度相同,所述的弧面长度小于1/4个圆周。所述的辊皮42为可弹性变形且能复位的材质制成,如橡胶等。可以起到支撑作用,但是在过大的压力下则会变形,当压力消失后自行复位。
所述撑辊4的辊轴两端与所述的下辊架5为可转动连接。
优化方案中,在撑辊4两端,下辊架5上还可以各自转动连接有与撑辊平行的上料辊和下料辊,所述的上料辊和下料辊辊轴通过皮带轮连接,其中一个辊轴与一送料电机轴5连接。用以实现上料和下料。
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7、转盘8和传动杆6。所述的电机7固定安装在下辊架5上,所述的传动杆6两端分别与上辊架1和下辊架5铰接,所述的传动杆6中有长条导向孔。还有多个连接杆9两端分别与上辊架1和下辊架5铰接,所述上辊架1、下辊架5、连接杆9形成可变高度的平行四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震宇,未经龚震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0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英汉互译教学展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英语词汇种类对比讲解演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