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线型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8790.4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4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龙芳 |
主分类号: | F28D1/047 | 分类号: | F28D1/047;F28F1/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8 | 代理人: | 潘丽君 |
地址: | 516008 广东省惠州市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线型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螺旋线型散热器。
背景技术
散热器的功能就是把热源的热量传递到空气中实现热量的散发,整体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热源接触部分,导热部分和空气接触的散热部分,而热源接触部分由于电子器件本身的限制只可以采用表面接触传热,没有其它的细分类型,所以现有的散热器只能从导热部分和散热部分进行划分。而现有的此类型的散热器基本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梳状金属散热器,主体结构就是一个金属基板带上大量的梳状金属片。使用被动散热方式,热量通过梳状金属片直接散发到与之接触的空气中实现散热,缺点在于导热部分热能力弱,散热部分功能也弱,导致散热功率低,主要用于小功率器件散热。第二种:带热管式金属散热器,主体结构是中心有一根导热管,热管周围串上很多梳状或鳍片式的散热片。主要使用在比较大功率的器件上散热,器件的热量通过与热管直接接触把热量通过热管传递到散热片上,再通过散热片把热量传递给空气实现散热,这种散热功率比第一种大,虽然导热部分传热能力强,但是仍然是被动散热,散热部分散热功能弱功率不高。第三种:主动式金属散热器,这种散热器结构上就是梳状金属散热器加上一个风扇实现的,它通过风扇加大流经散热片的冷空气风量,能实现较大的散热功率,但是由于金属材料本身导致传热能力弱,也实现不了大功率的散热。第四种:主动式带热管金属散热器,这种散热器主体结构上就是第二种散热器带上一个风扇实现。他也是通过加大流经散热片的冷空气风量实现更大散热功率,这种类型克服了第三种类型的限制,通过热管把传热能力提高了几倍,实现了大功率的散热,但是此时散热器本身的导热能力很强,但是散热部分的结构限制导致散热器的散热功能无法继续提高。第五种:液冷散热器,这种散热器实际上就是第四种散热器的变型,通过把导热部分由热管换成液体冷管,加大了散热器的导热部分的导热能力,但是散热功率的提高依然受到散热部分的限制。所以,现在限制散热器散热功率的进一步提高的原因在于散热器三部分的散热部分无法把更多的热量传递给空气。虽然通过加多更多的散热片和加大风扇的通风量也是一种解决方法,但是这样导致散热器体积庞大而且耗电量高,对电子类设备来说不合适。散热器的散热部分本身就是一种金属片状结构,冷空气流经金属片的表面把热量吸走,而加热后的空气吸热能力就降低了,因此需要把加热后的空气与冷空气继续混合才降低温度后才可以继续吸热,所以散热器的散热部分的风道设计至关重要,如果可以把加热后的热空气与冷空气很好的混合,那进入散热器的空气就可以继续吸走热量,所以它直接关系到散热器的散热功率与效率。而现有的散热器的风道基本是直线通道型的,冷空气进入风道后只有四周与金属片接触的部分吸热而通道中间部分的空气根本没有与金属片接触的机会,也就无法带走热量,导致风道出风口的空气整体温度不高,无法大量吸热。也就限制了散热器的散热功率。另外现有的热管布置方式基本上都是垂直于散热片布置,这会导致整个散热片上靠近热管的温度高,远离热管部分的温度低,无法实现热量快速均匀的到达散热片的所有部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提升散热效率、可实现产品系列化、可保护散热片结构,方便安装的螺旋线型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螺旋线型散热器,包括导热部分和导热底座,所述导热部分由外壳和散热片结构组成,所述外壳套设在散热片结构外,所述散热片结构呈螺旋形状,所述散热片结构包括导热管和主散热片, 所述导热管的一端与导热底座连接,另一端扭曲成螺旋形状,所述导热管外侧设有与导热管连接的螺旋形状的主散热片;所述主散热片上设有与其垂直设置的辅助散热片,所述辅助散热片呈与主散热片同旋向的螺旋形状。本实用新型螺旋线型散热器,包括导热部分和导热底座,所述导热部分由若干片散热片结构构成,所述散热片结构包括导热管、主散热片和辅助散热片,其零部件构成少,结构简单;所述导热底座的一侧与电子类设备连接,另一侧与导热管连接,当导热底座设置在导热部分的风道的一侧时,可立式安装本实用新型,当导热底座设置在导热部分的外壳的一侧时,可卧式安装本实用新型,这样可以根据安装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安装方式,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所述导热管可以采用普通常用的热管,也可以采用液冷管,当采用普通热管时,风扇可安装在外壳上,使本实用新型设计为风冷散热器,当采用液冷管时,可使本实用新型设计为液冷散热器;所述散热片结构呈螺旋形状,可以有效的增大散热片结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让热量可以更多的传递给空气,提升散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龙芳,未经刘龙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87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流道冷却负压滴注湿式自清理冷却器
- 下一篇:即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