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盘锯的多功能防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5927.4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6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广润;汪严兵;孙向东;李云;李先纯;徐大伟;储昭炎;莫文抗;邹廷玉;达选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47/00 | 分类号: | B23D4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盘 多功能 防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圆盘锯的辅助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圆盘锯的多功能防护罩。
背景技术
圆盘锯是一种常用的切割设备,其盘面竖直设置,其中一半盘面位于设备工作台下方与传动机构相连,另一半盘面位于工作台上方,用于切割待加工物件。圆盘锯的盘面周围设有锋利的倒刺状或刀刃状锯齿,若在平时不加以围护,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另外,圆盘锯在工作过程中会飞溅出大量废屑,若不加以防护,会导致废屑四处飞溅,一方面难以清扫,另一方面废屑在空气中弥漫会对人体呼吸道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够对圆盘锯进行安全围护,又能够在圆盘锯工作时阻挡废屑飞溅的圆盘锯的多功能防护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圆盘锯的多功能防护罩,包括下端敞口的壳体,所述壳体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设置,所述壳体上对应圆盘锯前后两端具有两块活页式端板,两端板的上端与壳体顶壁铰接,使两端板能够分别向壳体前后两端翘起,并与壳体顶壁组成一弓形挡板。
所述壳体上与圆盘锯的盘面两侧相对应的两侧板为上下两半式结构,其中上半部侧板与壳体顶壁固接,下半部侧板与上半部侧板铰接,使下半部侧板能够向上收折。
所述端板的两侧设有与壳体的两侧板平行的补位板,所述补位板向壳体内侧延伸设置,当端板与壳体闭合时,补位板能够收折于侧板区域内,当端板翘起时,补位板能够填补端板与侧板或上半部侧板之间形成的缝隙。
所述壳体顶部连有竖直导柱,所述导柱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设置,所述导柱上套装有一套筒,且该套筒与导柱构成滑动配合,所述两端板和两下半部侧板分别与套筒之间铰接设置有一连杆,当套筒相对于导柱向上滑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端板和下半部侧板向上翻转。
所述套筒外部套装有一导套,所述导套固定设置在圆盘锯上方设置的一固定架上,所述导套上设有用于驱动套筒在导套内上下滑动的驱动单元;所述套筒内环面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导柱外环面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位于第一凸台上方,且第二凸台与第一凸台之间设有压簧;所述固定架上还设有一顶柱,所述顶柱位于导套和套筒的中心孔内,顶柱下端与导柱上端面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使套筒带动导柱向上运动一段行程后,顶柱能够阻止导柱继续上行,使套筒与导柱产生相对运动,进而使端板和下半部侧板相对于壳体向上翻转。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套筒外环面上设置的齿条以及导套上转动设置的齿轮,所述齿轮由驱动元件驱动旋转。
所述驱动元件为电机,所述齿轮通过一减速齿轮组与电机主轴构成传动配合。
所述驱动元件为导套上转动设置的手轮,所述齿轮通过一减速齿轮组与手轮构成传动配合。
所述补位板与侧板之间设有用于限制端板最大开启角度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所述壳体的侧板上设置的两条弧形孔,以及补位板上设置的与弧形孔配合的限位销,两弧形孔的弧心分别位于两端板的铰接轴的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既能够作为围护装置,在圆盘锯不工作时对圆盘锯进行围护,防止圆盘锯误伤周边工作人员,又能作为挡板,在圆盘锯工作过程中对圆盘锯上部空间进行遮挡,防止废渣飞溅,为操作人员提供有效防护。
2)、壳体的侧壁设置成折叠式结构,使壳体只需要上升很短的距离就能够完全避开圆盘锯的工作空间,在不与待切割物件产生干涉的前提下,能够使壳体与前后端板组成的挡板尽量靠近圆盘锯,以确保防护效果。
3)、补位板能够确保端板即使在开启状态下也能够与侧板无缝对接,使端板、侧板、壳体顶壁围合成一个弓形罩盖,进一步防止废渣向两侧飞溅。
4)、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筒与导柱之间的相对运动实现端板和下半部侧板与壳体之间的开启、闭合动作,传动结构简单、可靠。
5)、本实用新型的端板和下半部侧板的翻转运动能够与壳体的上下运动实现联动,只需一个动力输入就能实现防护罩的升降和开闭动作。
6)、电机能够实现防护罩在两个工位之间自动切换,无需人力操作。
7)、手轮能够实现防护罩在两个工位件的手动切换,无需外接驱动电源。
8)、限位机构能够确保两端板在合理的角度范围内翻转,避免由于操作人员误操作而导致端板翻转角度过大导致端板与连杆产生自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端板和下半部侧板处于闭合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端板和下半部侧板处于开启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59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桌子(多隆)
- 下一篇:茶几(LC‑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