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盘锯的多功能防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5927.4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6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广润;汪严兵;孙向东;李云;李先纯;徐大伟;储昭炎;莫文抗;邹廷玉;达选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47/00 | 分类号: | B23D4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盘 多功能 防护罩 | ||
1.一种圆盘锯的多功能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端敞口的壳体(10),所述壳体(10)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设置,所述壳体(10)上对应圆盘锯(20)前后两端具有两块活页式端板(11),两端板(11)的上端与壳体(10)顶壁铰接,使两端板(11)能够分别向壳体(10)前后两端翘起,并与壳体(10)顶壁组成一弓形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锯的多功能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与圆盘锯(20)的盘面两侧相对应的两侧板(12)为上下两半式结构,其中上半部侧板(12a)与壳体(10)顶壁固接,下半部侧板(12b)与上半部侧板(12a)铰接,使下半部侧板(12b)能够向上收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盘锯的多功能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11)的两侧设有与壳体(10)的两侧板(12)平行的补位板(111),所述补位板(111)向壳体(10)内侧延伸设置,当端板(11)与壳体(10)闭合时,补位板(111)能够收折于侧板(12)区域内,当端板(11)翘起时,补位板(111)能够填补端板(11)与侧板(12)或上半部侧板(12a)之间形成的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盘锯的多功能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顶部连有竖直导柱(13),所述导柱(13)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设置,所述导柱(13)上套装有一套筒(17),且该套筒(17)与导柱(13)构成滑动配合,所述两端板(11)和两下半部侧板(12b)分别与套筒(17)之间铰接设置有一连杆(14),当套筒(17)相对于导柱(13)向上滑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端板(11)和下半部侧板(12b)向上翻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盘锯的多功能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7)外部套装有一导套(18),所述导套(18)固定设置在圆盘锯(20)上方设置的一固定架上,所述导套(18)上设有用于驱动套筒(17)在导套(18)内上下滑动的驱动单元;所述套筒(17)内环面上设有第一凸台(172),所述导柱(13)外环面上设有第二凸台(131),所述第二凸台(131)位于第一凸台(172)上方,且第二凸台(131)与第一凸台(172)之间设有压簧(16);所述固定架上还设有一顶柱(184),所述顶柱(184)位于导套(18)和套筒(17)的中心孔内,顶柱(184)下端与导柱(13)上端面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使套筒(17)带动导柱(13)向上运动一段行程后,顶柱(184)能够阻止导柱(13)上行,使套筒(17)与导柱(13)产生相对运动,进而使端板(11)和下半部侧板(12b)相对于壳体(10)向上翻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盘锯的多功能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套筒(17)外环面上设置的齿条(171)以及导套(18)上转动设置的齿轮(183),所述齿轮(183)由驱动元件驱动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盘锯的多功能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为电机,所述齿轮(183)通过一减速齿轮组与电机主轴构成传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盘锯的多功能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为导套(18)上转动设置的手轮(182),所述齿轮(183)通过一减速齿轮组(181)与手轮(182)构成传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盘锯的多功能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补位板(111)与侧板(12)之间设有用于限制端板(11)最大开启角度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所述壳体(10)的侧板(12)上设置的两条弧形孔(15),以及补位板(111)上设置的与弧形孔(15)配合的限位销(112),两弧形孔(15)的弧心分别位于两端板(11)的铰接轴的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592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桌子(多隆)
- 下一篇:茶几(LC‑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