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香菇切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1597.1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4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光钦 |
主分类号: | A23N15/04 | 分类号: | A23N15/04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35001 | 代理人: | 罗立君 |
地址: | 350602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香菇切杆装置,属于食用菌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香菇,又名花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称,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
目前香菇在工业化生产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香菇去杆操作,在去杆操作过程中,普遍采用振动使香菇柄朝下,但是振动过程中,香菇柄朝下是一个概率事件,并不能快速完成这个动作,在实际生产中不能顺利实现;现实生产中也有将香菇投入水中,利用香菇在水中,菇柄朝下的原理获得香菇柄一直朝下的效果;但是这个需要大量的水,且水需要不断的循环净化,否则会对香菇造成污染,这样子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
目前的香菇切柄主要靠刀具配合进行切割,刀具的切割大都是针对单个香菇进行切割,对香菇的排列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大规模化生产受到阻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香菇切杆装置,该香菇切杆装置能够使香菇的柄朝下,且将整排香菇一次性切割完成,有利于香菇的规模化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香菇切杆装置,包括网格传送带、以及设置在网格传送带上方的拨动组件和网格传送带下方切割菇柄的切割组件;所述网格传送带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拨动组件包括水平对称设置的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以及多个沿第一圆筒轴向设置在第一圆筒外圆周面的凸块和多个沿第二圆筒轴向设置在第二圆筒外圆周面毛刷部;所述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分别与网格传送带间距设置;凸块最低位置与网格传送带的间隙大于菇帽高度且小于菇杆长度;所述切割组件包括两根平行圆筒轴向的转轴、两条平行设置的铰链和多根切割线;两条铰链分别套设在两个转轴两端的齿轮上;所述切割线连接在两条铰链之间并与转轴平行。
其中,所述毛刷部由多根刷毛组成,刷毛的端部设置有一伞形的倒钩。
其中,所述拨动组件和切割组件之间设置有缓冲带。
其中,所述的一种香菇切杆装置还包括有防止香菇层叠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竖直设置在网格传送带上方。
其中,所述转轴由电机驱动转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拨动组件的设置,能够使香菇在经过拨动组件时,香菇柄通过网格传送带上的网孔朝下。
2、本实用新型网格传送带的设置,能够使香菇的菇柄朝下,有利于下一步对菇柄的切割。
3、本实用新型拨动组件上横杆和毛刷层的间隔设置,能够充分翻动香菇,使香菇柄穿过网孔朝下。
4、本实用新型刷毛端部的伞形倒钩设置,能够进一步翻动香菇,保证香菇菇柄朝下。
5、本实用新型切割组件采用线切割,能够快速对整排香菇柄进行切割,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6、本实用新型限位板设置能够防止香菇层叠导致无法翻转。
7、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翻转香菇,且无需使用水,能够节约水资源,且减少香菇在翻转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切割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网格传送带、2-拨动组件、3-切割组件、4-电机、5-限位板、6-缓冲带、21-第一圆筒、22-凸块、23-毛刷部、24-倒钩、25-第二圆筒、31-转轴、32-铰链、33-切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光钦,未经陈光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15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损耗功率分配与信号提取谐振电路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P波段T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