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头锥及具有其的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4114.5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8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B1/66 | 分类号: | B64B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头锥及具有其的飞行器。
背景技术
头锥是飞艇的主要部件,位于囊体前端,其主要作用是一方面为满足飞艇牵引和地面系留的需要,并将牵引和地面系留时的集中载荷较均匀的传递给囊体;另一方面为维持飞艇头部形状。
传统的头锥结构形式为“闭口式”,“闭口式”的头锥一般应用于囊体体积较大的飞行器,操作人员每次收放囊体都要登上锚泊塔顶部进行操作,操作过程复杂且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锥及具有其的飞行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头锥不便于操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头锥,包括锥形架体,锥形架体的锥顶面的中央设置有系留孔,锥形架体上设有导向开口,导向开口从锥形架体的锥侧面延伸至系留孔处并与系留孔连通。
进一步地,锥形架体包括:汇聚盘,汇聚盘位于锥形架体的锥顶面;环形支撑管,环形支撑管位于锥形架体的锥底面;辐条,辐条连接在环形支撑管和汇聚盘之间;其中,系留孔位于汇聚盘的中央,汇聚盘上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从汇聚盘的外边缘延伸至系留孔;环形支撑管上设置有截断空间,截断空间和导向槽共同形成导向开口。
进一步地,导向槽的宽度从汇聚盘的外边缘到系留孔逐渐变窄。
进一步地,导向槽在汇聚盘边缘的侧壁处设置有倒圆角。
进一步地,环形支撑管位于截断空间处的两端均设置有接头段,接头段均向背离截断空间的中心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两接头段为背离截断空间的中心且末端彼此远离的延伸方式。
进一步地,辐条与汇聚盘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辐条呈管状结构,汇聚盘的外边缘设置有环形外凸缘,连接结构的第一端设置有与环形外凸缘配合的凹槽,连接结构与汇聚盘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结构的第二端设置有连接管段,连接管段与辐条嵌套连接,并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环形支撑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多段弧形管,相邻两端弧形管之间通过三通管连接,并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三通管的一端与辐条嵌套连接,并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辐条为多根,多根辐条沿锥形架体的锥侧面呈辐射状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包括上述的头锥,飞行器还包括一囊体,囊体内填充有浮空气体;囊体包括一头部,头部与头锥相配合。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锥形架体上设置有从锥形架体的锥侧面延伸至系留孔处并与系留孔连通的导向开口,飞行器,例如浮空器囊体回收时,头锥系留钢丝绳降至一定高度,操作人员站在地面,当飞行器囊体头部的系留钢丝绳垂到地面时,操作人员便可在地面抓住系留钢丝绳端部,通过牵引将系留钢丝绳由头锥的导向开口进入锥形架体的锥顶面的中央,使得系留钢丝绳滑入头锥中心的系留孔内,另外系留钢丝绳还有一系留锁扣在锚泊塔底部,自由端上操作人员站在地面就可以将系留钢丝绳的端部的系留锁扣锁扣在锚泊塔底部的系留锁上,无需登锚泊塔便可实现对囊体的系留工作,相对于现有的头锥结构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头锥更便于系留钢丝绳的操作,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头锥的立体结构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锥形架体;11、系留孔;12、导向开口;13、汇聚盘;131、导向槽;132、环形外凸缘;14、环形支撑管;141、截断空间;142、接头段;143、弧形管;144、三通管;15、辐条;16、连接结构;16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未经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4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