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阻尼可调节的夹持弹簧式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7651.0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9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付士林;李全锋;徐小康;吴甜甜;李乾;张文魁;李亚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7/104 | 分类号: | F16F7/104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41107 | 代理人: | 于兆惠 |
地址: | 4530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 调节 夹持 弹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尼可调节的夹持弹簧式阻尼器。
背景技术
阻尼是一个完整减震系统中的必不可少的参数之一,其目的是将振动的能量尽快消耗掉,以免待减震设备以减震系统的共振频率发生幅度大且时间长的振动。目前,常见的阻尼器有电磁涡流阻尼器、液体粘滞阻尼器、电流变体阻尼器和摩擦生热式阻尼器,材料包括毛毡、橡胶等。
金属螺旋弹簧具有优异的隔震性能,是隔振器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实际动刚度与计算的静刚度基本吻合、最低固有频率低到1Hz甚至更低、载荷能力足够大、弹簧的制作质量和规格比较容易控制等优点,但是螺旋弹簧的阻尼太小。但其吸振性能却特别差。因此,采用它作为隔振元件时,就必须同时采用其他方法来提高减震系统的阻尼值。
由于一般金属弹簧材质多为高强度的合金钢,而合金钢的阻尼较小,要提高弹簧材料的阻尼值很难实现。现有技术改善金属螺旋弹簧阻尼特性的方法如下:在索引号为DOI:10.13616/j.cnki. gcjsysj.1994.05.012的名称为《低频率、高阻尼、大载荷金属螺旋弹簧隔振器的研制》的文章中总结公开了(1)将钢丝替换为钢丝绳的方法,利用钢丝绳之间的摩擦达到阻尼的效果,但是由于加工工艺等原因,导致价格非常昂贵,难以大量普及;(2)在金属螺旋弹簧外圈外或内圈内包裹或放置几层不锈钢丝网布,但是此种方法的载荷小,所以适用范围也较小;(3)采用将金属螺旋弹簧与橡胶结合在一起的工艺,利用橡胶的阻尼来实现总体系统的阻尼效果,但此类隔振器的可选固有频率均很高,且刚度也不易计算和设计。因此,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电磁涡流阻尼的阻尼效果较好,但会对测试或控制电路中的信号产生一定的电磁干扰,对于有电路的设备,特别是测量微弱信号的设备,就有一定的弊端。为了解决上述阻尼的诸多缺点,在项目批准号为:11304082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快速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改进与应用”的支持下,本专利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范围广、阻尼可调节的夹持弹簧式阻尼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适用范围广的阻尼可调节的夹持弹簧式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阻尼可调节的夹持弹簧式阻尼器,包括螺旋弹簧,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螺旋弹簧形变方向相平行的面上设有与该螺旋弹簧滑动配合的阻尼件。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阻尼件箍于螺旋弹簧的外部或支撑于螺旋弹簧的内部,该阻尼件为管状体、棒状体、条状体或板状体。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管状体为圆管、方管、正六边形管或正八边形管。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阻尼件整根箍于螺旋弹簧的外部或支撑于螺旋弹簧的内部,或者阻尼件分为多段分别箍于螺旋弹簧的外部或支撑于螺旋弹簧的内部。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螺旋弹簧为压缩弹簧、拉伸弹簧、扭转弹簧或波纹管式弹簧。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阻尼件的材质为金属、塑料、陶瓷或橡胶。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管状体由两个与螺旋弹簧外圈相配的弧形管体构成,该弧形管体相对套设于螺旋弹簧的外部,在弧形管体的外部设有与该弧形管体外圈相配且用于箍紧弧形管体的卡箍,该卡箍的两侧通过调节螺栓锁紧。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管状体由两个与螺旋弹簧内圈相配的弧形管体构成,该弧形管体相对套设于螺旋弹簧的内部并通过设置于弧形管体之间的调节螺栓顶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能够根据需要任意调节弹簧式阻尼器阻尼的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管状体夹持在螺旋弹簧外部的夹持弹簧式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管状体支撑于螺旋弹簧内部的支撑弹簧式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弧形管体外设卡箍的夹持弹簧式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弧形管体内设调节螺栓的支撑弹簧式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旋弹簧,2、管状体,3、卡箍,4、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夹持弹簧式阻尼器钟的阻尼不会改变弹簧的倔强系数,所以该方法对减震系统的共振频率没有影响,仍然可以发挥金属螺旋弹簧共振频率低的优点、并将低共振频率和快速稳定这两个优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同时,由于该结构无油渍、基本无密闭或小孔结构且可选择无磁材料,因此也可以应用于高真空、强磁场和极低温等极端环境,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7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