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烧器火盖和燃烧器以及燃气灶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3355.3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4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兴;刘玉婷;叶伟林;林玉绵;孙娅丽;刘小平;陈云;李忠堂;丁泺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46 | 分类号: | F23D14/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器火盖 以及 燃气灶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烧器火盖和燃烧器以及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燃气灶具是指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其中,燃气灶具主要包括燃烧器。燃烧器主要包括分火器及火盖;其中,火盖一般包括外环火盖和中心火盖。
目前,燃烧器的外环火盖呈环形,且外环火盖的外缘周向开设有多个外环火孔。当燃烧器点火后,火焰从中心火盖上的中心火孔向外环火孔传递。为了更好使火焰从中心火孔传递至外环火孔,现有燃烧器的外环火盖在沿径向上还设置一个传火槽。
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上述燃烧器外环火盖上的传火槽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传火槽长度较长,燃烧时局部火焰集中,不利于该处燃气与空气有效混合,从而造成传火槽处的燃烧工况较差,具体表现为烟气(尤其是一氧化碳及氮的氧化物)易超标、易产生黑烟、易回火等等,从而影响整个燃烧器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器火盖和燃烧器以及燃气灶具,主要目的在于在确保传火槽传火功能的基础上,改善燃烧器火盖上传火槽处的燃烧工况,提高燃烧器的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燃烧器火盖,所述燃烧器火盖包括外环火盖;其中,所述外环火盖包括:
外环火盖本体,所述外环火盖本体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外环火孔;所述外环火盖本体径向设置有贯通所述外环火盖本体内周壁和外周壁的传火槽;
至少一个隔断件,所述隔断件设置在所述外环火盖本体上,用于将所述传火槽分隔成多个用于传火的传火孔;
其中,任意相邻两个所述传火孔孔壁之间沿所述外环火盖本体径向的最短距离为M1,传火孔沿外环火盖本体的径向长度为M2;其中,M1和M2满足如下条件:M1≤4×M2。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传火槽上下贯通所述外环火盖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隔断件设置在所述传火槽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隔断件与所述外环火盖本体的背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断件为条状结构;或所述隔断件为柱状结构;或所述隔断件为不规则形状结构。
进一步地,当所述隔断件为多个时,多个隔断件平行地排布在所述传火槽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隔断件为设置在所述传火槽上的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与所述传火槽相通的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M1和M2满足如下条件:0.5×M2≤M1≤1.5×M2。进一步地,所述隔断件与所述外环火盖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传火槽的宽度为0.5-0.8mm。
进一步地,所述传火槽与其中一个所述外环火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传火槽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传火槽为多个时,多个所述传火槽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外环火盖本体上。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火盖。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具,所述燃气灶具包括上述的燃烧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火盖和燃烧器以及燃气灶具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火盖,通过在外环火盖本体上设置至少一个隔断件将传火槽分隔成多个用于传火的传火孔,并且任意相邻两个传火孔孔壁之间沿外环火盖本体径向的最短距离为M1、传火孔沿外环火盖本体的径向长度为M2满足如下条件:M1≤4×M2;从而在确保传火槽传火功能的基础上,改善燃烧器火盖上传火槽处的燃烧工况,提高燃烧灶具中燃烧器的燃烧性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火盖通过将隔断件设置成位于传火槽的底部的条状结构,且与外环火盖本体的背面连接。通过这样设置不仅便于在外环火盖本体上切割出传火槽,而且便于用户清洁传火槽。另外,上述设置的隔断件还可以对传火槽起到加强作用,防止燃烧器外环火盖本体断裂。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火盖通过使任意相邻两个传火孔121之间的间距M1与传火孔121沿外环火盖本体1径向的长度M2满足:0.5×M2≤M1≤1.5×M2;通过这样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传火槽的传火效率,以及进一步提高传火槽处的燃烧工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33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纳米氧化铝生产用燃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焚尸炉废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