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对流散热结构的防爆LED灯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32460.5 | 申请日: | 2016-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2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旭球防爆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5/02;F21V19/00;F21V7/04;F21V29/506;F21V29/61;F21V25/12;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 地址: | 3256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对流 散热 结构 防爆 led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特种照明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对流散热结构的防爆LED灯具。
背景技术
防爆LED灯具广泛用于石油开采、炼油、化工、军工等危险环境以及海洋石油平台等特种场所。由于LED光源组件工作时散发热量非常集中,如果不能及时对LED光源组件进行散热,过高的温度将严重降低LED光源组件的寿命,甚至造成灯具故障。
现有技术通常借助具有散热功能的壳体进行辅助散热,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520721117公开了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防爆LED灯具,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多个散热鳍片,提高LED光源组件的散热效果。然而,仅仅依靠灯具壳体进行散热,其能力依旧有限,特别是当灯具采用大功率LED光源组件时,该方案往往无法满足散热需求。另一方面,由于LED光源组件具有光线散射的工作特性,现有的防爆LED灯具发出的光线通常难以集中汇聚到一个较小的区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散热效果好、聚光效果好的具有对流散热结构的防爆LED灯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对流散热结构的防爆LED灯具,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光源组件2、设置在光源组件2前方的透光罩3、用于实现透光罩3和壳体1连接固定的压圈4,以及外观近似碗形的反光罩5。所述反光罩5的底部51为圆形平板结构,位于壳体1和光源组件2之间;所述反光罩5的肩部52为圆环状平板结构,从壳体1和压圈4的结合部位向外延伸,肩部52上沿圆周方向对称设有多个用于空气流通的圆形通孔53;所述反光罩5的肩部52沿圆周向外延伸,形成纵截面呈弧形结构的具有聚光功能的反光部54。
进一步,所述反光罩5的底部51、肩部52和反光部54之间呈两级台阶状。
进一步,所述反光罩5的反光部54内侧设有反光涂层。
进一步,所述壳体1与反光罩5的底部51之间、反光罩5底部51与光源组件2的基板21之间,设有导热脂、导热胶或导热垫。
进一步,所述光源组件2包括基板21、设置在基板21上的LED灯珠22,以及设置在LED灯珠22前方的反光罩2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对流散热结构的防爆LED灯具,通过设置反光罩结构,以及在反光罩上设置用于空气流通的圆形通孔,不仅提高了灯具的聚光能力,还增加了灯具的散热面积,并在灯罩内、外侧形成对流气流,从而提升了灯具的整体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对流散热结构的防爆LED灯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对流散热结构的防爆LED灯具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3,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对流散热结构的防爆LED灯具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对流散热结构的防爆LED灯具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对流散热结构的防爆LED灯具,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光源组件2、设置在光源组件2前方的透光罩3、用于实现透光罩3和壳体1连接固定的压圈4,以及外观近似碗形的反光罩5。所述光源组件2包括基板21、设置在基板21上的LED灯珠22,以及设置在LED灯珠22前方的反光罩23。
所述反光罩5的底部51为圆形平板结构,位于壳体1和光源组件2之间;所述反光罩5的肩部52为圆环状平板结构,从壳体1和压圈4的结合部位向外延伸,肩部52上沿圆周方向对称设有多个用于空气流通的圆形通孔53;所述反光罩5的肩部52沿圆周向外延伸,形成纵截面呈弧形结构的具有聚光功能的反光部54。所述反光罩5的底部51、肩部52和反光部54之间呈两级台阶状,所述反光罩5的底部51、肩部52,以及底部51与肩部52的连接部位的形状结构,与壳体1、光源组件2、透光罩3和压圈4的结构相匹配。优选的,为提高反光罩5的反光部54的聚光效果,反光部54内侧设有反光涂层。
一方面,光源组件2散发出的热量通过反光罩5的底部51传导至壳体1,并通过壳体1传导和辐射到空气中。优选的,所述壳体1与反光罩5的底部51之间、反光罩5底部51与光源组件2的基板21之间,设有导热脂、导热胶或导热垫,以提高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旭球防爆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旭球防爆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24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