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0367.0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1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吕绍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善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5 | 分类号: | H01R13/40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陈进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龟***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具有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片式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电源。
背景技术
电源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现有电源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电源端子及信号端子,电源端子及信号端子的焊接脚均自绝缘本体伸出以焊接在电路板上。
参看图1-2所示,现有的一种插片式连接器100`中,其绝缘本体110`上开设有复数个相间隔的收容槽111`,收容槽111`贯穿绝缘本体110`的后端面112`以及下端面。电源端子120`插接于收容槽111`内,且电源端子120`前端的接触臂(图未示)延伸至绝缘本体110`前端的插接槽内,用于和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电源端子120`下端的插脚121`则凸伸出绝缘本体110`的下端面,以焊接到电路板上;同时,电源端子120`的后端部122`与绝缘本体110`的后端面112`位于同一平面。
现有这种连接器100`焊接于电路板上后,其电流传递方式是:电流经电路板上的布线传递到焊接在电路板上的电源端子120`的插脚121`,再通过电源端子120`的插脚121`将电流传递到连接器100`内部。这种方式中,大电流走电路板布线会有较大的压降及损耗,且电路板会有发热问题,进而影响连接器100`的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电能传递时的损耗及压降、降低发热的连接器及电源,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电能传递时的损耗及压降、降低发热的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电能传递时的损耗及压降、降低发热的电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连接器,其电性连接于一电源的一电路板,所述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以及复数个电源端子组件,电源端子组件均插接于所述绝缘本体,且每一所述电源端子组件包括一电源端子及一延伸部,电源端子插接于所述绝缘本体内,延伸部自所述电源端子的后端凸出形成,且所述延伸部凸出于所述绝缘本体外。
较佳地,所述延伸部的下方凸设有一延伸部插脚,所述延伸部插脚用于焊接至所述电路板上。
较佳地,所述电源端子相对于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设有一接触臂,且所述电源端子的下端设有插脚,所述插脚凸出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插脚用于焊接至所述电路板,所述接触臂用于和一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
较佳地,所述延伸部设有一穿孔,所述穿孔用于与一线材连接,所述线材焊接至所述电路板上。
较佳地,所述绝缘本体上开设有复数个端子槽,每一所述电源端子组件对应插接于一所述端子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其每一电源端子组件均包括一电源端子及一延伸部,电源端子插接于绝缘本体内,延伸部自电源端子的后端凸出形成,且延伸部凸出于绝缘本体外。工作时,电流经延伸部传递至电源端子,再由电源端子传递至连接器内,或电流自连接器内经电源端子,再由电源端子传递至延伸部。由于延伸部能够增加电能传导的接触面,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在现有连接器架构下,降低电能传递时的损耗,并能降低电路板的发热,从而延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连接器,其电性连接于一电源的一电路板,所述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以及复数个电源端子组件,电源端子组件均插接于所述绝缘本体;且每一所述电源端子组件包括二电源端子、二延伸部以及一铜轨,二电源端子插接于所述绝缘本体内,二延伸部分别自所述电源端子的后端凸出形成,且二所述延伸部凸出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一铜轨设置于二所述延伸部之间,所述铜轨与二所述延伸部连接,且所述铜轨与二所述延伸部共同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较佳地,每一所述延伸部的下方凸设有一延伸部插脚,所述延伸部插脚用于焊接至所述电路板上。
较佳地,所述铜轨的前端具有向下凸设的一铜轨插脚,所述铜轨插脚与所述延伸部插脚共同焊接至所述电路板上。
较佳地,每一所述电源端子相对于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均设有一接触臂,且每一所述电源端子的下端均设有插脚,所述插脚凸出所述绝缘本体,所述插脚用于焊接至所述电路板,所述接触臂用于和一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
较佳地,所述铜轨的厚度不大于二所述延伸部之间的间距。
较佳地,所述绝缘本体上开设有复数个端子槽,每一所述电源端子组件对应插接于一所述端子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善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善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0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