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厚膜发热管防局部干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2437.8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2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苏冠贤;周善智;姚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佐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2 | 分类号: | H05B3/42;H05B3/10;H05B1/02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49 | 代理人: | 鲁慧波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膜发 热管 局部 烧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厚膜发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厚膜发热管防局部干烧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新式发热加热方式,厚膜发热技术正逐渐地被应用于各式各样的电加热器件中。对于厚膜发热体而言,其是通过厚膜电阻浆料通电产生热量,进而实现加热功能。
厚膜发热技术因其快速,高效,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且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厚膜水加热器,例如厚膜发热管等。
需进一步指出,对于厚膜发热管而言,因生产过程的差异,厚膜发热管存在局部温度偏高的现象(即为局部干烧),这会直接影响发热管的寿命和安全性;然而,现有技术很难检测这种情况,特别是用户在使用时,根本就没办法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厚膜发热管防局部干烧结构,该厚膜发热管防局部干烧结构能够快速方便地检测出厚膜发热管是否存在局部干烧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在生产时方便挑出不合格品,另一方面能够在出现局部干烧时及时断电,以保证使用时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厚膜发热管防局部干烧结构,包括有呈中空圆管形状的金属基材管体,金属基材管体的外圆周面设置有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绝缘层,绝缘层的外圆周面设置有由厚膜电阻浆料印刷而成的发热体;
该厚膜发热管防局部干烧结构还包括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金属基材管体、发热体电连接。
其中,所述金属基材管体为不锈钢管体。
其中,所述金属基材管体为铝合金管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厚膜发热管防局部干烧结构,其金属基材管体外圆周面设置有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绝缘层,绝缘层外圆周面设置有由厚膜电阻浆料印刷而成的发热体;该厚膜发热管防局部干烧结构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金属基材管体、发热体电连接。该厚膜发热管防局部干烧结构能够快速方便地检测出厚膜发热管是否存在局部干烧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在生产时方便挑出不合格品,另一方面能够在出现局部干烧时及时断电,以保证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
1——金属基材管体
2——绝缘层
3——发热体
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厚膜发热管防局部干烧结构,包括有呈中空圆管形状的金属基材管体1,金属基材管体1的外圆周面设置有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绝缘层2,绝缘层2的外圆周面设置有由厚膜电阻浆料印刷而成的发热体3。
进一步的,该厚膜发热管防局部干烧结构还包括有控制器4,控制器4分别与金属基材管体1、发热体3电连接。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基材管体1可以采用不锈钢或者铝合金材料制备而成,即金属基材管体1为不锈钢管体或者铝合金管体;当然,上述金属材料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即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基材管体1还可以采用其他的金属材料制备而成,例如铜材等。
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4连接发热体3、金属基材管体1,控制器4先采集绝缘层2的通过电流,而后控制器4对所采集的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并判断绝缘层2的温度,当通过绝缘层2的电流值小于0.5毫安时,则表示绝缘层2的温度小于250度;当通过绝缘层2的电流值接近5毫安时,则表示绝缘层2的温度值为250度-300度;当通过绝缘层2的电流值大于10毫安时,则表示绝缘层2的温度值大于350度;其中,当绝缘层2的温度大于300度时,控制器4停止为发热体3供电,发热体3停止工作。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方便地检测出厚膜发热管是否存在局部干烧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在生产时方便挑出不合格品,另一方面能够在出现局部干烧时及时断电,以保证使用时的安全性。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佐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佐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24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