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小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6089.3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8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旭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2 | 分类号: | C12M1/22;C12M1/12;C12M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王利斌 |
地址: | 215122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小型 微生物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装置,具体为一种简易小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属于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统称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它个体微小、种类繁多、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当然这些微生物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培养的才能正常生长,需要根据微生物生活习性来进行适当的培养,而微生物培养也只是生物培养中的一种。而目前的一些针对微生物培养的装置本身构造比较复杂精密,体积较大,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且造价非常的高,同时无法将生存环境大致相同的不同种类微生物大量的集中在一起培养,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简易小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简易小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简易小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主体,所述培养箱主体上设置有箱门;所述培养箱主体的内部是第一培养腔和第二培养腔,且所述培养箱主体和所述第一培养腔、所述第二培养腔之间设置有隔音层;所述第一培养腔和所述第二培养腔之间通过横板隔开;所述第一培养腔的内部是上培养板;所述上培养板通过支柱连接位于所述横板上端的下培养板;所述上培养板和所述下培养板内放置有若干个圆形培养皿;所述下培养板一侧的所述横板的底部是所述第二培养腔;所述第二培养腔内部是所述上培养板和所述上培养板通过所述支柱连接的所述下培养板;所述第二培养腔内部的所述上培养板和所述下培养板内放置有若干个方形培养皿;所述第二培养腔和所述第一培养腔内部均设有紫外线灯;所述第二培养腔和所述第一培养腔的一侧位于所述培养箱主体的侧面上设置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箱门上设置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箱门上设置有把手,且所述把手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箱门上。
优选的,所述箱门通过合页连接所述培养箱主体。
优选的,所述透气孔上设置有防尘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上培养板、支柱、下培养板三者组成的整个用于放置培养皿的部分方便了将培养皿集中起来,且可以放置大量的培养皿,提高了微生物的培养数量,第一培养腔和第二培养腔内可以分别放置具有相同的生存环境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这样又提高了微生物的培养种类,通气孔可方便微生物的呼吸,紫外线杀菌灯又可以提供给微生物无菌的生存环境,使用的培养皿又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方便确认培养的是那种微生物,这种简易小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使用操作方便,构造简单,体积又小,制造成本低,携带方便,牢固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培养腔中上培养板、支柱、下培养板和圆形培养皿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培养腔中上培养板、支柱、下培养板和方形培养皿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紫外线灯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1、培养箱主体;2、隔音层;3、第一培养腔;4、箱门;5、横板;6、第二培养腔;7、把手;8、观察窗;9、透气孔;10、防尘网;11、上培养板;12、支柱;13、下培养板;14、圆形培养皿;15、方形培养皿;16、紫外线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简易小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主体1,培养箱主体1上设置有箱门4;培养箱主体1的内部是第一培养腔3和第二培养腔6,且培养箱主体1和第一培养腔3、第二培养腔6之间设置有隔音层2;第一培养腔3和第二培养腔6之间通过横板5隔开;第一培养腔3的内部是上培养板11;上培养板11通过支柱12连接位于横板5上端的下培养板13;上培养板11和下培养板13内放置有若干个圆形培养皿14;下培养板13一侧的横板5的底部是第二培养腔6;第二培养腔6内部是上培养板11和上培养板11通过支柱12连接的下培养板13;第二培养腔6内部的上培养板11和下培养板13内放置有若干个方形培养皿15;第二培养腔6和第一培养腔3内部均设有紫外线灯16;第二培养腔6和第一培养腔3的一侧位于培养箱主体1的侧面上设置有透气孔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旭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旭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60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维护弹性垫减振道床
- 下一篇:一种带有隔离带的培养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