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表水微污染脱氮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4136.0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9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从辉;白洁芳;李洋洋;周维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表水 污染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净化领域装置,尤其是一种造价低,效益高的地表水微污染脱氮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微污染水是指饮水水源受到主要是有机物污染,使部分指标超过饮用水源的卫生标准。有机污染物来源一部分是属于天然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水中动、植物分解而形成的产物如腐殖酸等。其余是人工合成的有机物,主要是来自工业、生活污水 和农业排水等。这类水的特征是:1、在江河水源上表现为氨氮,总磷,色度,有机物等指标高于生活饮用水源卫生标准。 2、在湖泊水库水源上,表现为水库和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并在一定时期藻类滋生,造成水质恶劣,一部分指标超过标准。常规的饮用水处理工艺主要是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和消毒。它的主要去除对象是水源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杂质和细菌,而对于石油烃、挥发酚、氨氮、农药、COD、重金属、砷、氰化物、铁、锰等等微污染物质则难以去除。针对微污染问题,人们在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很多新的工艺和技术,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深度处理技术,另一个为源水预处理技术。
目前,关于本专利,公知的技术构造是净化器。该净化器 结构复杂,净化效果不理想,造价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表水微污染脱氮处理设备,该地表水微污染脱氮处理设备造价低,效益高,可以实现地表水微污染水的脱氮净化,净化后的水质可直接饮用,节约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脱氮装置本体、进水阀、出水阀、进水孔、微生物层、填料、活性炭层、臭氧层、沉析层、恒流泵、储水器、出水孔、氧气泵、氧气泵阀门。
脱氮装置本体的一端上部设有进水孔,进水孔上设有进水阀,脱氮装置本体的另一端下部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上设有出水阀;储水器内的原水通过恒流泵进入脱氮水池内,脱氮装置本体的最上层设有微生物层,氧气泵向微生物层内通入氧气;微生物层的底端铺设有填料,微生物层的下层设有活性炭层,活性炭层的下层设有臭氧层,臭氧层的下层设有沉析层。
微生物层与活性炭层通过玻璃板隔开,玻璃板上设有微孔。
活性炭层内添加有悬浮的活性炭。
活性炭层与臭氧层通过玻璃板隔开,玻璃板上设有微孔。
臭氧层内通有臭氧。
臭氧层与沉析层通过玻璃板隔开,玻璃板上设有微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造价低,效益高,可以实现地表水微污染水的脱氮净化,净化后的水质可直接饮用,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地表水微污染脱氮处理设备实施例的构造图。
图中
1、脱氮装置本体
2、进水阀
3、出水阀
4、进水孔
5、微生物层
6、填料
7、活性炭层
8、臭氧层
9、沉析层
10、恒流泵
11、储水器
12、出水孔
13、氧气泵
14、氧气泵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脱氮装置本体1、进水阀2、出水阀3、进水孔4、微生物层5、填料6、活性炭层7、臭氧层8、沉析层9、恒流泵10、储水器11、出水孔12、氧气泵13、氧气泵阀门14。
脱氮装置本体1的一端上部设有进水孔4,进水孔4上设有进水阀2,脱氮装置本体1的另一端下部设有出水孔12,出水孔12上设有出水阀3;储水器11内的原水通过恒流泵10进入脱氮水池内,脱氮装置本体1的最上层设有微生物层5,氧气泵13向微生物层5内通入氧气;微生物层5的底端铺设有填料6,微生物层5的下层设有活性炭层7,活性炭层7的下层设有臭氧层8,臭氧层8的下层设有沉析层9;微生物层5与活性炭层7通过玻璃板隔开,玻璃板上设有微孔;活性炭层7内添加有悬浮的活性炭;活性炭层7与臭氧层8通过玻璃板隔开,玻璃板上设有微孔;臭氧层8内通有臭氧;臭氧层8与沉析层9通过玻璃板隔开,玻璃板上设有微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4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