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PCL复合材料的3D打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9682.5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7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客楼;李宗安;杨继全;施建平;朱莉娅;杨建飞;邱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129 | 分类号: | B29C64/129;B29C64/295;B29C64/321;B33Y10/00;B33Y30/00;B29K67/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胡建华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pcl 复合材料 打印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织工程中的生物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针对PCL复合材料的3D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组织工程是利用工程学、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备人工替代物,用以维持、恢复或提高人体组织器官的一部分或全部功能。组织工程可应用于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皮肤组织工程,心、肝、肾等内脏器官组织等多个方面。
生物3D打印技术是利用离散/堆积成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生物材料(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和人工合成生物高分子材料)构建成所需的的植入体。生物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生命科学与现代制造科学交叉的新兴技术,它的出现将有利于组织工程中所需的各种三维植入体的构建。
PCL(聚已内酯)由于其生物降解性能好,生物安全性高等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类骨支架的构建中。目前PCL(聚已内酯)复合材料骨支架的构建所采用的方法主要要静电纺丝法和3D打印。
在支架的构建中,静电纺丝法主要存在有以下不足之处:
1、支架内部结构可控性低,无法构建有利于细胞附着、生长、繁殖的内部结构;
2、支架几何外轮廓与人体病患组织区域匹配度低。
3D打印技术能够构建与人体病患组织几何外轮廓高匹配度的生物支架,同时支架的内部结构也可以很好的控制。目前螺杆挤出式打印机在支架构建中使用较为频繁,但针对PCL(聚已内酯)材料而言缺少加热模块,成型精度也无法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对PCL复合材料的3D打印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PCL复合材料的3D打印设备,包括熔腔套管,所述熔腔套管内部设有材料熔腔,材料熔腔内设有螺杆,螺杆顶部连接隔热装置,隔热装置连接螺杆电机,螺杆电机通过隔热装置带动螺杆转动,熔腔套管底部设有与材料熔腔连通的打印喷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材料熔腔内部为上宽下窄的腔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杆包括上部的主体部分和下部的锥体部分,主体部分的螺纹间距大于锥体部分的螺纹间距。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杆的锥体部分的锥形角为30°。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熔腔套管外侧连接用于固定螺杆电机的电机固定架,电机固定架上连接喷头连接片,喷头连接片连接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安装支架为龙门架,龙门架上端设有X轴导轨、X轴电机和X轴传送带,X轴电机驱动X轴传送带,X轴传送带带动X轴导轨运动,X轴导轨连接喷头装置,龙门架底部设有Y轴电机、Y轴传送带以及与X轴导轨垂直的Y轴导轨,Y轴电机驱动Y轴传送带,Y轴传送带带动Y轴导轨运动,Y轴导轨上连接一成型平台,成型平台位于喷头装置下方,Y轴导轨一侧的龙门架上设有竖直的升高柱和Z轴螺杆,Y轴导轨连接Z轴螺杆,Y轴导轨通过滑块连接到升高柱上,在Z轴螺杆的带动下,实现Y轴导轨和成型平台的整体升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熔腔套管顶部设有可旋转的L型固定栓,L型固定栓上设有止挡臂;L型固定栓的止挡臂转到材料熔腔顶端时用于对材料熔腔限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熔腔套管侧面连接微位移台,微位移台侧面连接UV灯架连接片,UV灯架连接片底部连接UV灯架,UV灯架上设有UV光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熔腔套管侧壁上设有加热装置。对材料熔腔进行加热。
有益效果:(1)熔腔套管侧壁上设有加热装置,可对螺杆挤出3D打印机的材料熔腔直接进行加热,进行3D打印。
(2)与传统螺杆挤出打印机相比,螺距变化的锥形螺杆挤出材料更加均匀,成型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喷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喷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螺杆示意图;
图5是螺杆示意图;
图6是螺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96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彩FDM打印机喷头装置
- 下一篇:冷柜箱体口框及其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