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频单馈点高增益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6895.2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4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张繁荣;陆见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偶极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5/20 | 分类号: | H01Q5/20;H01Q1/52;H01Q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00 | 代理人: | 赵郁军 |
地址: | 10248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频 单馈点高 增益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频单馈点高增益天线,属于天线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式各样的天线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导航、无线路由等终端设备中,天线的样式及规格大多根据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的性能而设计。目前,路由器对天线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天线的长度最大限度缩短的同时,保持高增益及多频段等。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频单馈点高增益天线,通过在天线基板上对应偶极子的位置设置反射板,提升天线的增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频单馈点高增益天线,包括2.4GHz天线单元与5GHz天线单元,2.4GHz天线单元包括PCB基板上的偶极子A与偶极子B,5GHz天线单元包括PCB基板上的偶极子C,三个偶极子的半臂与同轴电缆的地线连接,三个偶极子的另一半臂与同轴电缆的信号线连接,PCB基板上对应三个偶极子的位置设置反射板,反射板距离两个天线单元的距离小于λ/4。
进一步的,
所述PCB基板上分别对应所述三个偶极子的位置设置三个反射板。
所述反射板的长度为40~58mm,宽度为0.5~15mm,所述反射板至两个天线单元的距离为3~30mm。
所述反射板与三个偶极子为共平面结构。
所述三个偶极子为共平面结构,所述偶极子A与偶极子B的距离、偶极子B与偶极子C的距离关系为LA≠LB。
所述PCB基板上设有用于穿设所述同轴电缆的过孔,该过孔的尺寸为该过孔保持特性阻抗为50Ω,所述同轴电缆的地线线宽WG=2mm,信号线线宽Ws=0.5~1.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双频单馈点高增益天线,通过在天线基板上对应偶极子的位置设置反射板,提升天线的增益,与相同长度的天线相比,可获得高出3dBi以上的增益;能够实现2.4G/5GHz双频段信号的收发,具有高增益、高效率的电性能;无需额外设置双工器等电路器件即可达到较高的隔离度,成本较低,易于量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双频单馈点天线结构示意图,偶极子为双臂结构。
图2是现有的双频单馈点天线结构示意图,偶极子为单臂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双频单馈点高增益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4A是图3所示双频单馈点高增益天线的2.4GHz天线的信号辐射方向图。
图4B是图3所示双频单馈点高增益天线的5GHz天线的信号辐射方向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双频单馈点高增益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6A是图5所示双频单馈点高增益天线的2.4GHz天线的信号辐射方向图。
图6B是图5所示双频单馈点高增益天线的5GHz天线的信号辐射方向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频单馈点高增益天线的PCB基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显示同轴电缆地线宽度。
图7B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频单馈点高增益天线的PCB基板背面的结构示意图,显示同轴电缆信号线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现有的双频单馈点天线包括壳体及其中的第一天线单元(2.4GHz天线)与第二天线单元(5GHz天线),第一天线单元包括PCB基板1上的偶极子A与偶极子B,第二天线单元包括PCB基板1上的偶极子C,三个偶极子A、B、C可以是双臂结构,也可以是单臂结构,该三组阵天线可获得5dBi的增益。
其中,三个偶极子A、B、C的半臂A1、B1、C1设于PCB基板1的一面,三个偶极子A、B、C的另一半臂A2、B2、C2对应的设于PCB基板1的另一面,PCB基板1上(中部或下部)开过孔,用于穿设同轴电缆2,形成单馈点,三个偶极子A、B、C的半臂与同轴电缆2的地线电性连接,另一半臂与同轴电缆2的信号线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上述双频单馈点天线的基础上,于PCB基板1上对应三个偶极子A、B、C的位置设置反射板3,反射板3与主天线的距离D小于λ/4,如图4A、4B所示,对于2.4GHz天线可获得7.15dBi的增益,对于5GHz天线可获得7.45dBi的增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偶极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偶极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68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光模块以及固态光源装置
- 下一篇:具有亮度控制装置的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