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石墨烯加热的汽车内饰品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6281.4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9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远程车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56 | 分类号: | B60N2/56;B62D1/06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7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加热 汽车 饰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内饰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石墨烯加热的汽车内饰品。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汽车的普及带来的是汽车用品市场的繁荣,其中就包括汽车坐垫、头枕、腰靠和方向盘套等汽车内饰件,这些内饰件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车内装饰,而且耐脏易拆洗,大大方便了有车一族的用车需求。针对冬季汽车车内温度低,特别是北方寒冷气候下的汽车,需要带加热功能的汽车内饰件来保证舒适的驾乘。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类的加热汽车内饰件,其加热元件通常都是发热线、碳纤维等,这些类型的加热元件由于在使用过程中的长期挤压或者折叠,容易导致加热线路短路或短路,从而导致火灾或者无功能;而且不能水洗,导致清洁困难,用户不得不经常更换新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品使用寿命长,方便清洗的用石墨烯加热的汽车内饰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石墨烯加热的汽车内饰品,包括座椅坐垫、座椅腰靠、座椅颈枕、方向盘套,所述座椅坐垫、座椅腰靠、座椅颈枕和方向盘套的外装饰层内均固定有石墨烯片;或所述座椅坐垫、座椅腰靠、座椅颈枕的外装饰层内均固定有石墨烯片;或所述座椅颈枕和方向盘套的外装饰层内均固定有石墨烯片,所有的石墨烯片通过导线连接可分别控制每个石墨烯片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以及电源通断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上设有可连接汽车电源的电源线,所述的控制装置上设有可分别控制每个石墨烯片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以及电源通断的按键或触摸屏或通过遥控器或手机APP来控制每个石墨烯片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以及电源通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石墨烯片缝制或粘贴在外装饰层内或外装饰层的底面上设有口袋,石墨烯片塞入到口袋内并将袋口缝制密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石墨烯片的具体结构为: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散热涂层、第一银浆涂层、石墨烯涂层、第二银浆涂层、绝缘层以及胶粘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散热涂层的结构为:包括与第一银浆涂层紧密贴合的铝箔或铜箔,铝箔或铜箔外成型有包覆住铝箔或铜箔的散热硅胶层。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烯片具有高导电、导热性能,可以使产品的加热速度更快;由于石墨烯片的强度高、抗折叠,加热线路短路和断路不会经常出现,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除此之外由于石墨烯片具有耐水性,所以产品长时间使用后方便对产品进行清洗。
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座椅坐垫、座椅腰靠、座椅颈枕、方向盘套上的石墨烯片加热工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腰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颈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方向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方向盘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烯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6:
一种用石墨烯加热的汽车内饰品,包括座椅坐垫1、座椅腰靠2、座椅颈枕3、方向盘套4,所述座椅坐垫1、座椅腰靠2、座椅颈枕3和方向盘套4的外装饰层内均固定有石墨烯片5;或所述座椅坐垫1、座椅腰靠2、座椅颈枕3的外装饰层内均固定有石墨烯片5;或所述座椅颈枕3和方向盘套4的外装饰层内均固定有石墨烯片5,所有的石墨烯片5通过导线连接可分别控制每个石墨烯片5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以及电源通断的控制装置6,控制装置6上设有可连接汽车电源的电源线7,所述的控制装置6上设有可分别控制每个石墨烯片5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以及电源通断的按键或触摸屏或通过遥控器或手机APP来控制每个石墨烯片5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以及电源通断,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分别控制座椅坐垫1、座椅腰靠2、座椅颈枕3、方向盘套4上的石墨烯片5加热工作。
上述的石墨烯片5缝制或粘贴在外装饰层内或外装饰层的底面上设有口袋,石墨烯片5塞入到口袋内并将袋口缝制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远程车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远程车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62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人车检测识别系统
- 下一篇:具有信息反馈功能的多区域协同身份核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