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3343.6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2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祝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壳体。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大多数中框包住电池盖的整机结构设计中,天线都采用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形式实现。但是出于外形造型的限制,目前的天线FPC设置在中框壳体的上表面,这就导致天线性能相对较差及调试达标困难非常大。此外,对于销售到多个不同国家的同一款手机,其天线频段比较多且性能要求更高,这就导致天线FPC需要更多的走线面积,否则就影响着手机频段的选择及天线整体信号的达标率,这无疑给目前的天线方案设计增加了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壳体,使得天线走线面积增大、满足天线的多频段及性能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手机壳体,包含:位于手机壳体外侧的背面天线走线区域;以及位于手机壳体内侧的侧面天线走线区域;所述手机壳体上设有供天线穿过的过孔,所述背面天线走线区域与所述侧面天线走线区域通过过孔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方案中,通过在手机壳体外侧、内侧分别设计背面天线走线区域和侧面天线走线区域,并通过过孔将两个天线走线区域连通起来,增加了天线的走线面积,进而满足天线的多频段产品需求并满足天线设计的性能要求。
可选地,所述侧面天线走线区域位于手机壳体的内侧壁上。如此,充分利用了手机壳体有限的空间资源。
可选地,所述过孔为多个。如此,可以满足多种不同的天线穿设布局方式。
可选地,所述过孔位于壳体尾部。
可选地,所述过孔为长条孔。
可选地,所述长条孔的长度为3mm,宽度为0.8mm-1.0mm。如此,满足了天线FPC的特定尺寸设计要求。
可选地,天线FPC穿过所述过孔后折弯贴附到所述侧面天线走线区域。
可选地,所述内侧壁安装多个整圆柱形或者半圆柱形的定位柱。如此,天线FPC组装定位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壳体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壳体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壳体的外侧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壳体包括背面天线走线区域10和侧面天线走线区域20,所述背面天线走线区域10与所述侧面天线走线区域20通过过孔30相连。
为了方便查阅,图1中所述背面天线走线区域10用黑色加粗线条标出。具体的,所述背面走线区域10设置在手机壳体的背面,也即手机壳体的外侧,所述侧面走线区域20位于手机壳体的内侧,所述过孔30设置在手机壳体上并连通所述背面走线区域10和侧面走线区域20。
手机对天线频段要求越多,就要求天线走线面积越大。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手机壳体在使用过程中,可将天线FPC从手机壳体外侧的背面走线区域10穿过FPC后通过过孔30折弯到手机壳体内侧、并可以附着固定到手机壳体内侧的所述侧面天线走线区域20,所述侧面天线走线区域20增加了天线FPC的走线面积,这样能够实现天线的多频段需求并满足天线设计的性能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面天线走线区域位于手机壳体的内侧壁上,如此可以充分利用手机壳体的有限空间资源。进一步的,天线FPC穿过所述过孔30后可折弯贴附到所述侧面天线走线区域20。
本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壳体的内侧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过孔30位于壳体尾部,所述过孔可为长条孔,所述过孔的个数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以满足多种不同的天线穿设布局方式。所述天线从背面天线走线区域10(图2中未示出)穿过FPC通过一个或者多个过孔30折弯贴附到所述侧面天线走线区域20。为了方便查阅,图2中所述侧面天线走线区域20用黑色加粗线条标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33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调压器
- 下一篇:一种骨科康复治疗训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