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闭容器的排气且防倒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7711.0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0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方可伟;李成涛;王春辉;薛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 容器 排气 防倒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闭容器的排气且防倒吸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密闭容器的排气且防倒吸装置包括容纳段、引入段、上引出段以及下引出段,引入段的直径较小,当容纳段内液位过高容易发生液体倒流显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重密闭容器的排气且防倒吸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闭容器的排气且防倒吸装置,其包括容纳段、连接于所述容纳段上端用于将液体引入所述容纳段的引入段、连接于所述容纳段上端用于将气体引出的上引出段以及连接于所述容纳段下端将液体引出的下引出段,所述引入段上部位于容纳段上方,下部位于容纳段上内,所述引入段上部具有球形缓冲段,所述球形缓冲段直径大于所述引入段下部,所述引入段下部直径大。
优化的,所述引入段下部直径为0.8~1.5cm。
优化的,所述下引出段的上部位于所述容纳段内,其上端面高于所述引入段下端面。
优化的,所述引入段上部具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位于所述容纳段内,且其呈曲形延伸。
优化的,所述下引出段上位于容纳段外的部分的直径比所述下引出段上位于容纳段内的部分的直径。
优化的,所述下引出段上位于容纳段外的部分的外侧壁呈磨砂状。
优化的,所述上引出段上位于容纳段外的部分的外侧壁呈磨砂状。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密闭容器的排气且防倒吸装置在引入段下部直径较大,不易发生倒吸显像,当发生倒吸时,由于上部设置直径较大的球形的缓冲段,可以存储倒吸上来的液体,防止液体继续回流。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密闭容器的排气且防倒吸装置包括容纳段1、连接于所述容纳段1上端用于将液体引入所述容纳段1的引入段2、连接于所述容纳段1上端用于将气体引出的上引出段3以及连接于所述容纳段1下端将液体引出的下引出段4,所述引入段2上部位于容纳段1上方,下部位于容纳段1上内,所述引入段2上部具有球形的缓冲段21,所述缓冲段21直径大于所述引入段2下部,所述引入段2下部直径大。所述引入段2下部直径为0.8~1.5cm。所述下引出段4的上部位于所述容纳段1内,其上端面高于所述引入段2下端面0.5~2cm。所述引入段2上部具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位于所述容纳段1内,且其呈曲形延伸。所述下引出段4上位于容纳段1外的部分的直径比所述下引出段4上位于容纳段1内的部分的直径。所述下引出段4上位于容纳段1外的部分的外侧壁呈磨砂状。所述上引出段3上位于容纳段1外的部分的外侧壁呈磨砂状。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7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读刻度线液体量取装置
- 下一篇:高压套管传感器及其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