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FPC压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7709.3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4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罗怀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特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张仕婷 |
地址: | 21414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fpc 压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FPC压紧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点灯接触装置,其能够在接触点灯中压紧FPC,属于半导体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平面显示装置特别是液晶显示装置 (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 因其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装置、电视等各类消费性电子产品中,并已经逐渐地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 (Cathode Ray Tube,CRT) 而成为显示装置的主流。
液晶显示面板是液晶显示装置中最重要的元件,其通常包括薄膜晶体管 (Thin Film Transistor,TFT) 基板、彩色滤光片 (Color Filter,CF) 基板以及夹设在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薄膜晶体管基板上设置有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个像素电极以及多个成矩阵排列的薄膜晶体管等等各类电子元器件。其通常采用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简称FPC),FPC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
为了保证薄膜晶体管基板上各类电子元器件的电连接关系正确,业界通常在制程薄膜晶体管基板时,会对其进行 cell 段的点灯检测,但在进行检测时,通常采用人工按压的方式,压紧力不均匀,操作十分不方便,导致电极接触不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FPC压紧机构,其压紧力均匀,操作方便,减少电极接触不良率。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FPC压紧机构,包括支撑座、压紧板、手压板和弹簧板;所述支撑座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支撑部件,压紧板设置于两个支撑部件之间,在压紧板上固定有弹簧板;所述手压板同样设置于两个支撑部件之间,位于压紧板的上方。
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压紧板两侧设有分别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块,压紧板和支撑座通过两个第一连接块和第一凹槽配合连接;手压板两侧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块,手压板和支撑座通过两个第二连接块和第二凹槽配合连接。所述手压板和压紧板之间通过带有弹性的弹簧板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其通过手压板的翻转,通过弹簧板将力均匀施加于压紧板, 压紧板下方即为电极;采用本实用新型对FPC进行接触电灯时,本实用新型装置产生的压紧力均匀,操作方便,极大的减少了电极接触不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座;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2、压紧板;3、手压板;4、弹簧板;5、第一连接块;6、第二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FPC压紧机构,包括支撑座1、压紧板2、手压板3和弹簧板4;所述支撑座1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支撑部件,压紧板2设置于两个支撑部件之间,在压紧板2上固定有弹簧板4;所述手压板3同样设置于两个支撑部件之间,位于压紧板2的上方。
所述支撑座1上设有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压紧板2两侧设有分别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块5,压紧板2和支撑座1通过两个第一连接块5和第一凹槽1-1配合连接;手压板3两侧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块6,手压板3和支撑座1通过两个第二连接块6和第二凹槽1-2配合连接。
所述手压板3和压紧板2之间通过带有弹性的弹簧板4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将FPC放置于压紧板2下方,然后工作人员对手压板3进行施力,此时,手压板3以两个第二连接块6为轴向下方下压,对弹簧板4施加压力,弹簧板4将压力传递给压紧板2,使得压紧板2对位于下方的FPC施加一定均匀的压力,其操作方便,极大的减少了电极接触不良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特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特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7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