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功能双螺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4117.6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9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巴泰克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F15B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功能 双螺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双螺旋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制造指从事各种动力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及其他机械设备等生产的工业部门。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机械产品是指机械厂家向用户或市场所提供的成品或附件如汽车、发动机、机床等都称为机械产品.任何机械产品按传统的习惯都可以看作由若干部件组成部件又可分为不同层次的子部件(也称分部件或组件)直至最基本的零件单元。零件的加工包括坯料的生产、以及对坯料进行各种机械加工、特种加工和热处理等,使其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极少数零件加工采用精密铸造或精密锻造等无屑加工方法。通常毛坯的生产有铸造、锻造、焊接等;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有:钳工加工、车削加工、钻削加工、刨削加工、铣削加工、镗削加工、磨削加工、数控机床加工、拉削加工、研磨加工、珩磨加工等;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正火、退火、回火、时效、调质、淬火等;特种加工有:电火花成型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等。只有根据零件的材料、结构、形状、尺寸、使用性能等,选用适当的加工方法,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生产出合格零件。
然而,传统的双螺旋装置是由两个气缸驱动,两个气缸驱动就导致了两个气缸的同步性不够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双螺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双螺旋装置是由两个气缸驱动,两个气缸驱动就导致了两个气缸的同步性不够好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功能双螺旋装置,包括气缸壁、活塞杆上压壁和下压臂转轴,所述气缸壁的上方设置有气缸活塞杆,且气缸壁的右上方靠近气缸活塞杆的右下方设置有活塞杆下压壁,所述下压臂转轴安装在气缸壁与活塞杆下压壁的连接位置处,所述活塞杆上压壁安装在气缸活塞杆的上方,所述活塞杆上压壁与活塞杆下压壁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压壁固定板,所述压壁固定板的左侧设置有上压臂固定板转轴,且压壁固定板的右侧设置有下压臂固定板转轴。
优选的,所述气缸活塞杆与活塞杆上压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缸壁与活塞杆下压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缸壁为圆柱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压壁固定板为长方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新型的多功能双螺旋装置,设计简单,坚固耐用,设计的单汽缸启动,保证了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出现双气缸的同步性差的问题,单气缸同步性一致,可靠性更高,采用了活动气缸设计,气缸没有固定住,气缸体与气缸活塞杆两个都驱动压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缸壁、2-气缸活塞杆、3-活塞杆上压壁、4-活塞杆下压壁、5-下压臂转轴、6-压壁固定板、7-上压臂固定板转轴、8-下压臂固定板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功能双螺旋装置,包括气缸壁1、活塞杆上压壁3和下压臂转轴5,气缸壁1的上方设置有气缸活塞杆2,且气缸壁1的右上方靠近气缸活塞杆2的右下方设置有活塞杆下压壁4,下压臂转轴5安装在气缸壁1与活塞杆下压壁4的连接位置处,活塞杆上压壁3安装在气缸活塞杆2的上方,活塞杆上压壁3与活塞杆下压壁4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压壁固定板6,压壁固定板6的左侧设置有上压臂固定板转轴7,且压壁固定板6的右侧设置有下压臂固定板转轴8。
气缸活塞杆2与活塞杆上压壁3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气缸壁1与活塞杆下压壁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气缸壁1为圆柱形结构。压壁固定板6为长方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缸活塞杆2由工作流体的压力或膨胀力推动的活塞,某些特殊型发动机内的类似的、但非圆筒形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巴泰克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巴泰克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4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降平台用双作用回路动力单元
- 下一篇:一种防潮墙体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