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加热与温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3762.6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3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颜文彬;曾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G05D23/3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国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74 | 代理人: | 潘建玲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神经网络 智能 加热 温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合自动售卖机一起使用、基于神经网络在不同情况下对商品进行智能加热与温度控制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不再是单纯的追求食品的味道与营养,同时需要饮食的快捷与方便,所以现在速食产品行业快速发展。但是单单只靠便利商店提供速食产品根本满足不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特别是当人群在特定时间需求大量食品,比如:早餐、午餐。
因此针对速食产品而出现的自动售卖机进入市场,人们通过手机APP对售卖机进行购买业务,或直接对售卖机进行按键操作,售卖机对商品进行加热操作。而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下对商品进行恒温储藏,保证商品不会变质。例如:夏天在储藏舱将温度保持在5至6摄氏度,而在冬天需要将加热过的食品在隔离舱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温度。然而由于天气情况多变,商品购买实际情况也不相同,温度控制相对较为复杂,同时恒温控制能耗损失较大;同时商品的新鲜问题、设备本身的能耗问题也会影响售卖机的使用。
因此,电子控制技术领域急需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加热与温控系统,对整体的控制进行集成操作,箱体内温度更加均匀,既能保证食品新鲜程度,降低变质率,又能随时供应加热的食品,隔热效果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加热与温控系统,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加热与温控系统,包括:壳体和舱体,并且舱体安装于壳体内部,在壳体外部安装有显示屏和购物按钮,控制器安装于壳体和舱体之间,控制器与显示屏、购物按钮相连接;
舱体包括储藏装置、加热装置和恒温装置,并且加热装置顶部安装有储藏装置,底部安装于恒温装置上,在储藏装置与加热装置之间,加热装置与恒温装置之间都设置有食品通道,食品通道上方设置有开关门,内部设置有红外传感器,用于食品的传输;
储藏装置,包括储藏舱、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制冷器,并且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储藏舱内,第一压力传感器安装于储藏舱底部,制冷器镶嵌于储藏舱侧壁上,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制冷器都与控制器相连接;
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舱、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一加热单元,并且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于加热舱底部,第一加热单元安装于加热舱内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加热单元都与控制器相连接,在储藏舱和加热舱之间连通有食品通道;
恒温装置,包括恒温舱、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加热单元,并且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恒温舱内,第三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恒温舱底部,第二加热单元镶嵌于恒温舱侧壁上,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二加热单元都与控制器相连接,在加热舱和恒温舱之间连通有食品通道,出货口位于恒温舱侧面,在出货口与恒温舱连接处设置有挡板,用于外部和恒温舱的隔离。
优选的,在上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加热与温控系统中,还包括:隔热层,分别设置于储藏舱、加热舱之间,加热舱、恒温舱之间。
优选的,在上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加热与温控系统中,隔热层还包括:2层树脂层和空气层,空气层夹于2层树脂层之间。
优选的,在上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加热与温控系统中,制冷器为TEC半导体制冷制热装置。
优选的,在上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加热与温控系统中,第二加热单元为TEC半导体制冷制热装置或者加热灯丝装置。
优选的,在上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加热与温控系统中,还包括:热量扩散装置,安装于TEC半导体制冷制热装置的两侧。
优选的,在上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加热与温控系统中,第一温度传感器为多个,分别设置在储藏舱内和制冷器的2侧。
优选的,在上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加热与温控系统中,控制器为STM32芯片,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型号都为DS18B20;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的型号都为LC302-1K。
优选的,在上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加热与温控系统中,第一加热单元为微波加热单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37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