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桑树大棚的散热加湿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0231.1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3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杨钧林;杨春玲;左必武;范素梅;范丽敏;李敏;刘延莲;张晓宇;范国明;杨江花;杨兆伟;陈龙;倪发源;郭梅;周玉;蒋碧婷;周南南;杨晓;梅丽玉;陈雪峰;杨绍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林玉航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A01G9/14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53110 | 代理人: | 叶健 |
地址: | 678000 云南省保***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树 大棚 散热 加湿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种植业设施设备领域,具体设计一种桑树大棚的散热加湿设备。
背景技术
桑树是一种常见的经济作物,其主干、桑叶和桑葚均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深受种植户青睐。桑树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阴,可以使用大棚种植,但是要严格注意大棚内的湿度和温度。目前的桑树大棚的散热加湿设备是由排风扇和湿帘组成,并将排风扇和湿帘设置在大棚的进风口处,具体是将湿帘打湿,再通过排风扇进风,加快湿帘上的水分汽化吸热,来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并增加大棚内的空气湿度。但是直接将排风扇和湿帘设置在大棚的进风口处,而且湿帘设置紧密,湿帘上的水分汽化多是靠近进风口的一侧上,汽化所吸收的热量几乎来自大棚外,降低了大棚内的散热效果。而且排风扇的进风量很大,容易将湿帘附有的液态水分带入大棚内部,大棚内靠近湿帘的区域常常出现潮湿积水现象,对附近桑树成长不利。大棚的保温能力很强,可是大棚内的热量常常会从湿帘之间逸出大棚外,导致长时间保温困难,特别遇到雨季,湿帘常被雨水打湿,导致大棚内的温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桑树大棚的散热加湿设备,散热加湿效果好、效率高,保温能力强。
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桑树大棚的散热加湿设备,包括进风道、进风口、排风扇、湿条框、湿条、集水箱、进水管、抽水泵、水池、集水槽和进水口,所述大棚内一端设置有进风道,进风道通过进风口连通大棚外部,进风道两端设置有排风扇,排风扇固定连接着湿条框,湿条框内设置有多条湿条,湿条上端穿过湿条框连接着集水箱,集水箱通过进水管和抽水泵连接着水池,水池上方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湿条框下方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通过回流管连接着水池;
所述湿条是四棱柱体结构,包括橡胶层、海绵层、渗水管和集水管,所述海绵层上下底面和三个侧面被橡胶层包裹,剩余侧面为面积最大的侧面,橡胶层上下底面分别连接有渗水管和集水管,渗水管上端穿过湿条框连接着集水箱,渗水管下端穿过橡胶层与海绵层接触,所述集水管上端穿过橡胶层与海绵层接触,集水管下端穿通湿条框,湿条在湿条框内可旋转角度。
进一步,所述湿条在湿条框内排列为百叶窗形状。
进一步,所述集水槽和水池之间的回流管上端设置有格栅。
排风扇、湿条框和湿条设置在桑树大棚内部,通过进风道和进风口与外界换气。首先,抽水泵将水池中的水抽入集水箱中预存,集水箱中的水通过渗水管渗入海绵层中,将海绵层打湿,没有被橡胶层覆盖的那一侧与排风扇所在的平面呈30-45°夹角,使相邻两份湿条之间存在通风的缝隙。接着外界的空气依次经过进风口、进风道被排风扇吹向海绵层表面,海绵层上的水分快速汽化,并吸收附近的温度。最后带有水蒸气的空气被排入大棚内做气体交换,快速降低大棚内部的温度,增加内部湿度。由于海绵层上下底面和三个侧面被橡胶层包裹,所以海绵层内的水分不会被排风扇吹出。海绵层内的水分到达底部后,会经过集水管落入集水槽,在流回水池。集水槽和水池之间的回流管上端的格栅能阻挡杂质,避免杂质流入水池,清洗不便。
当遇到雨季或大棚内部需要保温时,旋转所有的湿条,使其侧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此时湿条两端的橡胶层相互接触密封,阻挡大棚内的热空气流出大棚外。湿条朝向大棚内部的侧面可以为橡胶层包裹的一面,也可为海绵层的一面。下雨时,雨水只能从进风口流入进风道,不会接触到湿条,此时大棚设置有散热加湿设备的这一侧与外界完全隔开,进一步降低热量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简单实用,能高效降低大棚内部的温度,增加内部湿度,也可以与外界完全隔开,降低热量损失;能避免海绵层内的水分不会被排风扇吹出,防止了设备附近区域积水,还能实现多余水分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桑树大棚的散热加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面的剖面图;
图3为湿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风道,2-进风口,3-排风扇,4-湿条框,5-湿条,6-集水箱,7-进水管,8-抽水泵,9-水池,10-集水槽,11-进水口,12-大棚。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林玉航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林玉航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02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缘子振动疲劳性能的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F‑t曲线模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