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式高楼逃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6661.6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9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昭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昭乐 |
主分类号: | A62B1/00 | 分类号: | A62B1/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3211 | 代理人: | 王如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楼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避难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式高楼逃生器。
背景技术
现如今,当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场所越来越向高空发展的时候,遇到突发灾害后的逃生手段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加就变得愈发困难,由于受到现有一些消防救援设备本身功能的制约,救援人员很难同时将大量的受困者救出。传统使用的单人缓降器又有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怕水、怕火、怕油等,如果水或者油等其他液体进入缓降器,离心机构内的摩擦块的摩擦力就会瞬间减小,会让缓降者突然下坠,造成人员伤亡,且该类产品在存放中同时存在可靠性和安全性不高的隐患。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中国专利CN201320114154.4中公开了一种链式高楼火灾逃生器,由承载链、多个逃生用恒速装置组成,该方法解决了传统缓降器的不足,但是承载链是由多个链片组成,相邻两个链片的连接不稳固,容易出现断裂,使缓降者坠落,且还是会存在承载链过重、链节距尺寸不合理造成恒速装置工作中易出现卡死故障,同时恒速装置中的速度控制部件寿命短、磨损大、发热快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承载带与恒速装置啮合精准避免恒速装置卡顿,恒速装置内的部件磨损小,使用寿命长的带式高楼逃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式高楼逃生器,包括恒速装置和承载带,所述恒速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传动机构和擒纵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和传动轮,主动轮与传动轮联动设置,主动轮与承载带啮合,所述擒纵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以及设置在第一齿轮组与和第二齿轮组之间的擒纵板,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一擒纵轮,第一齿轮和第一擒纵轮联动设置,且第一齿轮与传动轮啮合连接,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二擒纵轮,第二齿轮和第二擒纵轮联动设置,且第二齿轮与传动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擒纵轮的齿距与第二擒纵轮的齿距相同,擒纵板设置在第一擒纵轮和第二擒纵轮之间并导向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擒纵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凸点和第二凸点,当第一凸点与第一擒纵轮的轮齿齿顶抵接时,擒纵板的第二凸点落入第二擒纵轮的齿槽内,当第二凸点与第二擒纵轮的轮齿齿顶抵接时,擒纵板的第一凸点落入第一擒纵轮的齿槽内,第一擒纵轮和第二擒纵轮同步转动时带动擒纵板的第一凸点和第二凸点依次在齿顶和齿槽中切换从而实现主动轮转速的控制。
上述技术方案中,主动轮在重力的作用下与承载带啮合转动,主动轮带动传动轮转动,传动轮再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再分别带动第一擒纵轮和第二擒纵轮转动,所以主动轮、传动轮、第一齿轮、第一擒纵轮、第二齿轮和第二擒纵轮均为同步转动,因主动轮在重力作用下的下降速度过快,逃生者的使用时很容易发生危险,所以需要擒纵机构进行减速,使恒速装置能在规定的速度内下降,下降速度由主动轮、传动轮、第一齿轮、第一擒纵轮、第二齿轮和第二擒纵轮各个齿轮之间的大小比例来控制,第一擒纵轮和第二擒纵轮的齿距一致才能保障擒纵板在第一擒纵轮和第二擒纵轮之间顺利往复移动,通过第一擒纵轮或第二擒纵轮的转动使得第一凸点或第二凸点不断的从前一个齿槽经过齿顶再落入后一个齿槽,在第一擒纵轮或第二擒纵轮转动推动第一凸点的侧边或第二凸点的侧边移动时,第一擒纵轮的轮齿或第二擒纵轮的轮齿与第一凸点的侧边或第二凸点的侧边发生摩擦,有效的控制恒速装置的下降速度,避免逃生者在下降过程中因速度过快而发生危险,第一擒纵轮、第二擒纵轮和擒纵板通过转动和滑移发生碰撞,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板,擒纵板与导向板导向设置,所述第一擒纵轮和第二擒纵轮相对于传动轮呈上下设置,第一擒纵轮、传动轮和第二擒纵轮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所述第一擒纵轮与第二擒纵轮的大小和形状均一致且呈对称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擒纵板是在第一擒纵轮和第二擒纵轮之间往复移动,导向板的设置是为了使擒纵板沿第一擒纵轮和第二擒纵轮之间的轴向移动,擒纵板、第一擒纵轮和第二擒纵轮可以是贴着壳体的内壁设置的,这样可以减小恒速装置的体积和增强擒纵机构的稳定性,但是这样擒纵板、第一擒纵轮和第二擒纵轮对壳体内壁的摩擦会较大,容易磨损,因此在壳体内壁和擒纵机构之间设置一块垫板,该垫板是通过热处理的钢板,硬度大耐磨,使用寿命长,第一擒纵轮和第二擒纵轮的上下设置即为处于传动轮同一直径的两端,第一擒纵轮、传动轮和第二擒纵轮的中心均在一条直线上,这样使得传动轮与第一擒纵轮和第二擒纵轮的啮合联动的力更平衡,结构更稳定,不容易出现误差或卡住的情况,使恒速装置在使用时更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昭乐,未经吴昭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66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