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虹膜识别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3846.1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2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吉;陈苑;严增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美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2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9 | 代理人: | 董力平 |
地址: | 3100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虹膜 识别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生物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虹膜识别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五花八门,虹膜识别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人每只眼睛的虹膜就像手指上的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即便是同一个人的两只眼睛,其虹膜也不相同,并且虹膜还具有医学上的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改变性。因此,将虹膜用于作为身份识别的特征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就包括了在考试前进行考生的身份识别。
考试是我国最普遍的人才选拔制度,我国考试门类多,参考人数巨大,人员情况复杂,考生身份识别压力空前,从而滋生了一系列替考舞弊现象。因此,我国在大型考试中对考生身份进行识别是非常麻烦的。现有身份识别手段包括身份证、准考证、指纹识别以及人脸识别,不仅不精确、速度慢、不稳定,而且易伪造。相比之下,利用虹膜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适合我国大规模考试情况。
在公告号为CN100352400C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的虹膜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冷镜、红外发光二极管、照明电路、成像镜头、图像传感器、成像处理电路、外壳和USB连接线,冷镜后方顺序有照明电路、成像镜头、图像传感器、成像处理电路,且冷镜、照明电路、成像镜头和图像传感器共一中心轴。此装置便携性强,能够通过USB接口利用电脑供电进行虹膜采集,用于识别身份,但是因未设独立电源,在很多没有电脑的情况下,无法独立工作,且只有单一识别口,无法有效应对我国大型考试对大人数的考生身份的识别。
在公告号为CN105205481A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虹膜识别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凹”字形支架,支架包括底面的水平部以及两侧的竖直部,水平部与第一电机的转轴相连,竖直部上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转轴连接一转杆,转杆贯穿两侧的竖直部。转杆上设有壳体,壳体分为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上设有虹膜识别本体,虹膜识别本体包括图像采集器、虹膜分析器、图像提取器和数据处理器。前壳体正面设有第一通孔,图像采集器位于第一通孔处。该设备工作能力强,能够适用于各类场合,但是其便携性差,不便移动,要将其放置在考场中使用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科学,使用方便,便携性强且能够适用于国内考场中身份识别的便携式虹膜识别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虹膜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活动装置以及安置在活动装置两侧的虹膜识别端,所述虹膜识别端包括扫描摄像头、红外线光源、信息处理装置、电源、扳机开关以及位于虹膜识别端底部的插槽,扫描摄像头、红外线光源、扳机开关以及电源一端分别与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电源另一端与插槽连接;所述设备主体上端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壁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活动槽底面的滑槽;所述活动装置包括底座、顶板以及安装在底座内的操作装置,所述底座、顶板的大小与活动槽相同,顶板上设有旋把,底座的侧面设有与滑槽一一对应的锁扣,旋把与锁扣连接,活动装置通过锁扣与滑槽之间的卡接安装在活动槽内且与设备主体活动连接;所述操作装置包括主板、操作显示屏、位于操作显示屏前下方的按键、固定在操作显示屏两侧的固定座,所述主板位于顶板与底座之间,主板分别与辅助显示屏、操作显示屏以及按键连接;所述虹膜识别端通过固定座安置在操作显示屏两侧,插槽通过数据线与活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信息处理装置上还设有无线模块,信息处理装置通过无线模块与主板连接,所设的无线模块可以保证虹膜识别端在离开设备主体较远的地方也能进行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前端设有与设备主体固定连接的把手。在不使用便携式虹膜识别设备时,其外形即为一个方形箱子,使用把手,可以轻松的对设备进行移动转移。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槽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辅助显示屏,所述每个第一辅助显示屏与同侧的虹膜识别端连接。当虹膜识别端出现损坏或设置问题时,第一辅助显示屏出现提示,以便及时对损坏或错误的设备进行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上端设有第二辅助显示屏,所述第二辅助显示屏位于活动槽两边。当设备主体出现损坏或设置问题时,第二辅助显示屏出现提示,以便及时对损坏或错误的设备进行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后端以及活动槽内壁上均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与设备主体外壳一体成型。散热口可提高识别设备的散热功能,保证其能够长时间的进行运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美术学院,未经中国美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3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