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型小口径薄壁弯头成型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2778.7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5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清;张付峰;袁希海;肖松节;白杨;张学军;王随中;任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万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8 | 分类号: | B21D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19 河南省郑州市航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口径 薄壁 弯头 成型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型小口径薄壁弯头成型工装。
背景技术
近年来,管道行业迅猛发展,弯头的需求量也日益剧增,管道生产一直采用热煨的方法推制,但针对一些批量生产订单时,如果继续用热煨的方式生产,需要5-7人参加生产,不仅浪费人力、物力,成本相当高,而且在操作过程中,模具原理是以小推大,每根直管端部会有1-2米的直管浪费掉,造成一定的物料浪费,同时热煨温度高达1000℃,在操作过程中针对薄壁弯头,很容易造成管壁爆裂,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提供一种效率高、成型质量好、节约成本的L型小口径薄壁弯头成型工装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效率高、成型质量好、节约成本的L型小口径薄壁弯头成型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型小口径薄壁弯头成型工装,它包括压力机平台,所述的压力机平台上侧设置有下模腔,所述的下模腔的右侧设置有模具,所述的模具的右侧设置有管坯,所述的管坯的右侧设置有上顶头,所述的上顶头的右侧设置有液压侧缸,所述的下模腔的上侧设置有上模腔,所述的上模腔的上方设置有压紧油缸。
所述的下模腔为L型下模腔。
所述的上模腔为L型上模腔。
所述的模具为弯弧模具。
所述的液压侧缸为双作用液压侧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胚料内、外壁均匀涂刷润滑剂,防止摩擦损坏模具,然后启动压紧油缸将上模腔和下模腔合成压紧,形成锁模压力,确保上模腔和下模腔的合成中心与上顶头在一个中心水平线上,然后启动液压侧缸,上顶头推动管坯推向模具,从而推制成型,成型完成后,退回液压侧缸和压紧油缸,而后进行脱模,本实用新型在不加热的情况下,可以批量生产弯头,并且只需2个工人即可操作完成;本实用新型具有效率高、成型质量好、节约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L型小口径薄壁弯头成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L型小口径薄壁弯头成型工装的上模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L型小口径薄壁弯头成型工装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L型小口径薄壁弯头成型工装的管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力机平台 2、下模腔 3、上模腔 4、模具 5、上顶头 6、管坯 7、液压侧缸 8、压紧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L型小口径薄壁弯头成型工装,它包括压力机平台1,所述的压力机平台1上侧设置有下模腔2,所述的下模腔2的右侧设置有模具4,所述的模具4的右侧设置有管坯6,所述的管坯6的右侧设置有上顶头5,所述的上顶头5的右侧设置有液压侧缸7,所述的下模腔2的上侧设置有上模腔3,所述的上模腔3的上方设置有压紧油缸8。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胚料内、外壁均匀涂刷润滑剂,防止摩擦损坏模具,然后启动压紧油缸8将上模腔3和下模腔2合成压紧,形成锁模压力,确保上模腔3和下模腔2的合成中心与上顶头5在一个中心水平线上,然后启动液压侧缸7,上顶头5推动管坯6推向模具4,从而推制成型,成型完成后,退回液压侧缸7和压紧油缸8,而后进行脱模,本实用新型在不加热的情况下,可以批量生产弯头,并且只需2个工人即可操作完成;本实用新型具有效率高、成型质量好、节约成本的优点。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一种L型小口径薄壁弯头成型工装,它包括压力机平台1,所述的压力机平台1上侧设置有下模腔2,所述的下模腔2的右侧设置有模具4,所述的模具4的右侧设置有管坯6,所述的管坯6的右侧设置有上顶头5,所述的上顶头5的右侧设置有液压侧缸7,所述的下模腔2的上侧设置有上模腔3,所述的上模腔3的上方设置有压紧油缸8。
所述的下模腔2为L型下模腔。
所述的上模腔3为L型上模腔。
所述的模具4为弯弧模具。
所述的液压侧缸7为双作用液压侧缸。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胚料内、外壁均匀涂刷润滑剂,防止摩擦损坏模具,然后启动压紧油缸8将上模腔3和下模腔2合成压紧,形成锁模压力,确保上模腔3和下模腔2的合成中心与上顶头5在一个中心水平线上,然后启动液压侧缸7,上顶头5推动管坯6推向模具4,从而推制成型,成型完成后,退回液压侧缸7和压紧油缸8,而后进行脱模,本实用新型在不加热的情况下,可以批量生产弯头,并且只需2个工人即可操作完成;本实用新型具有效率高、成型质量好、节约成本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万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万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27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脸特征点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颜色和距离聚类的多目标跟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