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内成型挤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9163.0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6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吴耀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海得克模具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56 | 分类号: | B29C45/56;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成型 挤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注塑领域,特指一种模具内成型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安全气囊盖内通常设置有凹槽,使槽的底部很薄,方便安全气囊弹出;但是在注塑成型时,由于槽的底部很薄,造成流动性差,不仅影响注塑效率,且容易使安全气囊盖产生空鼓,影响整体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模具内成型挤压装置,当产品注塑后还没有完全成型时,通过仿形切刀直接在产品上挤压出槽体,从而改善注塑效果和产品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内成型挤压装置,包含模仁和位于模仁内的产品型腔;所述模仁内设置有可伸入到产品型腔内的仿形切刀以及驱动仿形切刀动作的动力机构;所述仿形切刀的头部设置有与产品内槽体形状相配合的挤压头。
优选的,所述模仁为定模仁或动模仁。
优选的,所述仿形切刀的尾部设置有刀座;所述刀座与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刀座上在模仁内还设置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为驱动气缸或驱动油缸。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具内成型挤压装置当产品注塑后还没有完全成型时,通过仿形切刀直接在产品上挤压出槽体,从而改善注塑效果和产品质量,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具内成型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其中:1、母模仁;2、公模仁;3、动力机构;4、产品型腔;41、槽体;5、刀座;6、仿形切刀;61、挤压头;7、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具内成型挤压装置,包含公模仁2、母模仁1和位于两者之间的产品型腔4;所述公模仁2内设置有可伸入产品型腔4内的仿形切刀6以及驱动仿形切刀6动作的动力机构3;所述仿形切刀6的头部设置有与产品内槽体41形状相配合的挤压头61,尾部设置有刀座5;所述刀座5与动力机构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刀座5上在公模仁2内还设置有两个复位弹簧7,便于仿形切刀6快速复位;所述动力机构为驱动气缸或驱动油缸。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具内成型挤压装置当产品注塑后还没有完全成型时,通过仿形切刀直接在产品上挤压出槽体,从而改善注塑效果和产品质量,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海得克模具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海得克模具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9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色仪装置
- 下一篇:注塑机注射机构防涨联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