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脱硝催化剂泥料塑性测试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66025.7 | 申请日: | 2016-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9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吴道君;李军营;杨晓波;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神雾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31 | 代理人: | 周伟 |
| 地址: | 433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催化剂 塑性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性的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脱硝催化剂泥料塑性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提高,我国迎来了环境污染问题的严峻考验。面对目前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雾霾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大气污染控制政策,2015年史上最严环保法开始实施,对目前环保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业燃煤锅炉特别是大型燃煤电站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NOx),氮氧化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是形成酸雨、雾霾、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针对氮氧化物的减排,当前最有效的是选择性氧化还原脱硝技术(SCR),其技术核心为脱硝催化剂。
现有脱硝催化剂主要有蜂窝式、板式和波纹式三种,与蜂窝式相比,板式和波纹式单位体积的比表面积小,抗热震性能差应用较少。蜂窝式单位体积比表面积大,抗热震性能好,活性物质分布均匀,目前市场上大多采用蜂窝式脱硝催化剂。蜂窝式脱硝催化剂的生产主要经过泥料混炼、过滤、成型挤出、干燥、煅烧等工序。其中成型挤出是关键,而泥料混炼是成型挤出的基础,混炼泥料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够成功的成型挤出。混炼泥料塑性作为泥料性能的关键指标,评价泥料性能的优劣,目前泥料塑性检测主要采用日本进口的指针式测试仪,代价高昂且使用过程中极易损坏,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生产不确定性和成本。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脱硝催化剂泥料塑性测试系统,具有对于泥料性能的评价简单准确,提高成型挤出率,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蜂窝式脱硝催化剂泥料塑性测试系统,包括支架、底座、轴套、销轴及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支架包括四周钢板及内部支撑筋,支架其中一面钢板中心带有一圆孔,所述第一螺栓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装配在底座下部,第一螺栓的螺栓头位于支架圆孔内,底座平稳安放在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轴套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装配在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销轴可插入轴套内。
优选的,当销轴受力挤压轴套内的泥料时,支撑底座,受压泥料可从带孔第一螺栓均匀挤出。
优选的,所述底座装配无孔的第二螺栓,对销轴加压时控制压力速度为10mm/s,压力目标值为1000N,时间为300s。
优选的,所述底座装配6mm孔的第一螺栓,对销轴加压时控制压力速度为5mm/s。
优选的,对底座装配6mm孔的第一螺栓的销轴时,加压至泥料均匀挤出螺栓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泥料第一次受压后,在底座轴套内形成一个受力均一的系统,在泥料达到均匀后,通过第二次加压将泥料从螺栓中心孔挤出时,整个泥料体系流动状态均匀,从而可以根据泥料挤出时的压力状态判断泥料的塑性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架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轴套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底座、3轴套、4销轴、5第一螺栓、6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神雾热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神雾热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60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冲洗在线监测密度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散状物料在料层粉碎时稳定性的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