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机钻进过程中地面发电机及泵机的减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0390.7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9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陈海亮;谢晶;邱志强;李安强;汪文勇;陆彤;彭高友;高明忠;张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机 钻进 过程 地面 发电机 减震 系统 | ||
1.钻机钻进过程中地面发电机及泵机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2)及固定在固定座(2)上的机箱外壳(1),机箱外壳(1)与固定座(2)间形成容纳发电机及泵机的容置腔,固定座(2)下表面通过第一减震部件(4)与第一承重座(3)相连,第一承重座(3)下表面设置有上连接板(81),还包括上表面设置有下连接板(82)的第二承重座(7),上连接板(81)和下连接板(8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减震部件(9),第一减震部件(4)包括上减震模块(41)及下减震模块(42),上减震模块(41)及下减震模块(42)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臂相连,下减震模块(42)与上减震模块(41)的结构相同,上减震模块(41)与下减震模块(42)以连接臂的水平方向的中轴线为中轴线对称设置,上减震模块(41)包括连接块(451),连接块(451)上设置有矩形管孔(4511),矩形管孔(4511)中央设置有矩形内管(452),矩形管孔(4511)四个内角处分别设置有柔性材料柱,柔性材料柱被矩形内管(452)挤压在矩形管孔(4511)内壁上,矩形管孔(4511)、柔性材料柱及矩形内管(452)三者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二减震部件(9)与第一减震部件(4)的结构相同,第一减震部件(4)与第二减震部件(9)相互垂直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钻进过程中地面发电机及泵机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减震部件(4)中的连接臂包括第一连接臂(43)及第二连接臂(44),上减震模块(41)的矩形内管(452)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臂(43)及第二连接臂(44)的一端相连,下减震模块(42)的矩形内管(452)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臂(43)及第二连接臂(44)的另一端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机钻进过程中地面发电机及泵机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减震部件(4)的上减震模块(41)的连接块(451)为倒凸字形,下减震模块(42)的连接块(451)为凸字形,固定座(2)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插接槽(21),第一插接槽(21)与上减震模块(41)的连接块(451)相适配,固定座(2)的侧边还连接有第一固定板(61),第一承重座(3)的侧壁开设有第二插接槽(31),第二插接槽(31)与下减震模块(42)的连接块(451)相适配,第一承重座(3)的侧边还连接第二固定板(6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机钻进过程中地面发电机及泵机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减震部件(9)包括上减震模块(91)及下减震模块(92),上减震模块(91)及下减震模块(92)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臂相连,下减震模块(92)与上减震模块(91)的结构相同,上减震模块(91)与下减震模块(92)以连接臂的水平方向的中轴线为中轴线对称设置,上减震模块(91)包括连接块(951),连接块(951)上设置有矩形管孔(9511),矩形管孔(9511)中央设置有矩形内管(952),矩形管孔(9511)四个内角处分别设置有柔性材料柱,柔性材料柱被矩形内管(952)挤压在矩形管孔(9511)内壁上,矩形管孔(9511)、柔性材料柱及矩形内管(952)三者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第二减震部件(9)的柔性材料柱的轴线垂直于第一减震部件(4)的柔性材料柱的轴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机钻进过程中地面发电机及泵机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柔性材料为橡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机钻进过程中地面发电机及泵机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减震部件(9)的上减震模块(91)的连接块(951)为倒凸字形,下减震模块(92)的连接块(951)为凸字形,上连接板(81)的侧壁设置有第三插接槽(811),第三插接槽(811)与上减震模块(91)的连接块(951)相适配,上连接板(81)的侧边还连接有第三固定板(63),下连接板(82)的侧边还连接有第四插接槽(821),第四插接槽(821)与下减震模块(92)的连接块(951)相适配,下连接板(82)的侧边还连接第四固定板(6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03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驱动电机的金属簧片
- 下一篇:空心轴无刷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