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量监测地下水流的对井装置及拔井套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7537.7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5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李海龙;王超月;石晓闪;孙锐;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9/02 | 分类号: | G01V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量 监测 地下 水流 装置 拔井套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与监测水流方面,具体涉及一种定量监测地下水流的对井装置及拔井套环。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地下水在松散沉积物中的运移是很缓慢的渗流,我们在实际测量中,难以简单有效地直接监测其流动方向。在环境监测与水质评价方面,地下水的运移方向也是十分重要的水文要素。比如:垃圾填满场污染物的扩散,海岸带地区地下水淡水与咸水的交互作用,湿地系统地下水的排泄与补给等。
另外,地下水在某地区的运移速率和流量同样也是环境评价与治理的重要因素。我们对于难于直接观测的地下水流的运移方向与交换速率监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量化监测地下水流的对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难于直接观测的地下水流的运移方向与交换速率的监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量化监测地下水流的对井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上井外筒的一面,上井外筒的另一面安装有平衡气泡;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下井外筒的一面,下井外筒的另一面设置为圆锥状尖端;上井外筒和下井外筒内部分别设置有内筒;内筒中放置有传感器。
上井外筒、下井外筒和内筒为一端为开口、另一端为封闭的高度相同的圆柱筒状;上井外筒和下井外筒底部内侧中心处设置用于圈定内筒位置的定位环,上井外筒和下井外筒开口端外壁有螺纹,可与上井外筒和下井外筒的外筒井盖旋紧。
外筒井盖内有螺纹,可与上井外筒和下井外筒的开口端旋紧;外筒井盖内侧中心处有用于圈定内筒位置的定位环,与上井外筒和下井外筒底部的定位环位置对应;定位环的直径与内筒外径相同,当外筒井盖旋紧时,内筒被上井外筒和下井外筒和外筒井盖定位环固定,定位于外筒井盖中轴位置处;外筒井盖外侧突出端有螺纹接头可与固定连接杆相连。
上井外筒、下井外筒和内筒的筒壁上均匀地布设至少一个孔洞。
在上井外筒与内筒之间放置加砂漏斗,加砂漏斗底部中心处设置一个向下倒扣的圆柱筒,圆柱筒直径大于内筒且小于上井外筒和下井外筒;加砂漏斗周围设置为同心圆环形的网;加砂漏斗上部分为广口倒圆锥状。
固定连接杆设置有倾斜角仪表和方位罗盘;其中,倾斜角仪表用于测量对井装置任意倾斜情况下的倾斜角度,用于后期的数据计算和分析中;方位罗盘测量对井装置水平埋设时的方位角,用于后期的数据计算和分析中。
平衡气泡为扁圆柱状,平衡气泡用于控制整个对井装置在安装时保持竖直转态;埋设对井装置时,当气泡偏离中心一侧时,相应的压低这一侧,直至气泡位于中心圆圈内。
固定连接杆用于固定连接组装后的上井外筒和下井外筒;固定连接杆为空心杆,固定连接杆两端为螺纹接头,与上井外筒和上井内筒相连。
对井装置中的各组件可采用有机玻璃或PVC材质。
一种拔井套环,拔井套环用于安置对井装置,拔井套环为钢筋材质,拔井套环包括上套环和下套环,上套环和下套环之间用直弯钢筋焊接;上环直径大于上井外筒与内筒的直径,上环设置有拱形活动提手;下环直径小于上井外筒与内筒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适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滨海潮间带地区水量交换的监测、咸(海)水入侵的水质监测剖面、(干旱区)湖积物地下水与湖水的交互作用分析、河床地区(如阶地、河漫滩)的水量交换研究等。
(2)判断地下水流方向和变化:当对井竖直埋设时,通过上、下井传感器监测到的水头信息判断地下水在沉积物中的垂向运移方向;当上井水头高于下井时,水流方向向下,反之亦然;通过中长期的监测,还可以得到该地区地下水运移方向的变化规律与趋势。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井装置不限于竖置埋设,它可以结合研究目的和地下水的优势流向,借助倾斜角仪表和方位罗盘按照任意指定方向埋设。
(3)地下水交换定量化:通过一段时间的传感器监测数据的记录,可以定量计算得到地下水流的交换量。
(4)平衡气泡、倾斜角仪表和方位罗盘的结合使用:可以保证对井按照任意指定方向埋设,平衡气泡可使其保持竖直状态,倾斜角仪表可确定对井装置的倾斜角,方位罗盘可记录对井装置(例如:水平状态时)的方位角,这些都为监测地下水在沉积物中运移与交换的定向定量化计算提供了保障。
(5)数据准确度高:尽量减少了扰动沉积物,埋设好对井装置后,需要静置恢复一段时间,然后开始正式监测,此过程保证了采集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定量监测地下水流的对井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75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