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缓冲型全钢载重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6298.3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7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安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16 | 分类号: | B60C9/16;B60C9/18;B60C23/19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4 | 代理人: | 孙德荣 |
地址: | 223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缓冲 型全钢 载重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缓冲型全钢载重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因为轮胎面与地面的高速摩擦,导致轮胎产生大量的热量,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轮胎胎心内的带束层由于其两侧依靠较小的胶片包覆,不能很好的对空余部位起到填充作用,硫化后用胎面部位的胶料对空位来进行弥补填充使胎面胶无形中变薄,导致轮胎面变薄,轮胎质量差,同时,会导致轮胎散热效果差,容易造成带束层之间相互摩擦,或者带束层与轮胎内圈摩擦,降低轮胎使用寿命,且安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缓冲型全钢载重轮胎,即减少胎面胶的流动性,提高胎面胶的厚度,又提高了轮胎的散热性、增加轮胎的缓冲行,提高轮胎的综合性能,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散热缓冲型全钢载重轮胎,包括位于外圈的胎冠层、位于内圈的橡胶层,所述胎冠层和橡胶层之间设置有将胎冠层和橡胶层连接成一体的胎体层,所述橡胶层的内侧设置有钢圈,所述胎体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第三带束层和第四带束层,所述第三带束层的两侧分别设有包括第三带束层两端面的异型胶片,所述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第三带束层和第四带束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将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第三带束层和第四带束层两端面包裹在内的长方形结构胶片。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异形胶片沿第三带束层周向包覆,所述长方形结构胶片沿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第三带束层和第四带束层周向包覆。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异型胶片包括包裹端和设置在包裹端上方的填充端,所述包裹端和填充端为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包裹端为C型结构,所述填充端为三角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填充端的厚度为2mm,宽度为包裹端的3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散热缓冲型全钢载重轮胎,对带束层的空余部位起到良好的填充作用,通过在带束层两侧添加异形胶片,即减少胎面胶的流动性,提高胎面胶的厚度,又提高了轮胎的散热性、增加轮胎的缓冲行,提高轮胎的综合性能,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缓冲型全钢载重轮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散热缓冲型全钢载重轮胎,包括位于外圈的胎冠层1、位于内圈的橡胶层3,所述胎冠层1和橡胶层3之间设置有将胎冠层1和橡胶层3连接成一体的胎体层2,所述橡胶层3的内侧设置有钢圈4,组成轮胎的主体部件。
所述胎体层2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带束层21、第二带束层22、第三带束层23和第四带束层24,所述第三带束层23的两侧分别设有包裹第三带束层23两端面的异型胶片5,所述异形胶片5沿第三带束层23周向包覆,在带束层之间形成起到有型的填充,防止胎面胶硫化后对空位来进行填充使胎面胶无形中变薄的情况发生。
所述第一带束层21、第二带束层22、第三带束层23和第四带束层2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将第一带束层21、第二带束层22、第三带束层23和第四带束层24两端面包裹在内的长方形结构胶片6,对整个胎体层2从两端进行轴线包覆,提高轮胎两侧的密封行和缓冲性。所述长方形结构胶片6沿第一带束层21、第二带束层22、第三带束层23和第四带束层24周向包覆。
所述异型胶片5包括包裹端51和设置在包裹端51上方的填充端52,所述包裹端51和填充端52为一体成型。
所述包裹端51为C型结构,方便与带束层的连接,所述填充端为三角型结构。
所述填充端52的厚度为2mm,宽度为包裹端51的3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安橡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安橡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62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单端口天线切换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