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航系统及包括其的交通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15562.9 | 申请日: | 2016-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5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犇;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W50/16 | 分类号: | B60W50/16;B62J99/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李建新,汲长志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航系统 包括 交通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的导航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航系统。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导航系统的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现在越来越多的交通工具中配备了导航系统。
最常见的导航系统通过导航控制单元提供可视信号和/或语音信号来引导操作人员控制交通工具的行驶。例如,常见的汽车导航系统包括置于中控台处的显示和/或语音设备、常见的两轮车包括置于车把中间处的显示和/或语音设备,等等。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受到环境或其它因素影响,交通工具操作人员有时会注意不到导航系统的这些可视信号和/或语音信号。
为了更有效地将导航信息传达给操作人员,现有技术中的一些改进包括在交通工具的座椅、方向盘或车把等与操作人员身体接触的部位处布置了振动马达。当导航系统监测到需要转向时,导航控制单元致动振动马达从而振动刺激操作人员的相应身体部位,以提供附加的导航提示。
在现有技术的这种具有振动马达的导航系统中,一旦振动马达被触发后将保持振动状态较长的时间,造成操作人员转向时注意力分散、甚至使操作人员疲劳或烦燥,易于酿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了前述现有技术缺陷的导航系统。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前述导航系统的交通工具。
为了实现前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导航系统,其中,所述导航系统包括:
安装至所述交通工具的导航控制单元;
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装配在所述交通工具上的操作位置处并且与所述导航控制单元通信连接,自所述导航控制单元接收启动指令;
用于调节所述振动马达的调振装置,所述调振装置安装在所述交通工具上操作人员能够操作到的位置处。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导航系统中,所述振动马达装配在与操作人员的身体部位接触的部件处,并且在启动后驱动所述部件振动。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导航系统中,所述调振装置为使所述振动马达停动的停振装置。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导航系统中,所述振动马达包括分别用于提醒向左转向、掉头和/或向右转向的振动马达,所述调振装置具有分别用于各个振动马达的操作位置。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导航系统中,所述交通工具具有转向灯系统,所述调振装置集成于所述转向灯系统的转向灯开关。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导航系统中,所述振动马达包括分别用于提醒向左转向、掉头和/或向右转向的振动马达,并且所述交通工具具有转向灯系统,所述调振装置集成于所述转向灯系统的相应的转向灯开关。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导航系统中,所述交通工具为汽车,所述与操作人员的身体部位接触的部件为所述汽车的方向盘或主驾驶座椅。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导航系统中,所述调振装置位于所述汽车的方向盘处。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导航系统中,所述交通工具为自行车或摩托车,所述与操作人员的身体部位接触的部件为所述自行车或摩托车的车把或脚踏板,并且所述调振装置位于所述车把处。
为了实现前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所述交通工具具有如前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导航系统。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更加显然。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导航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导航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导航系统10可以包括有导航控制单元11、振动马达12和调振装置13等。可以想到,图示实施方式是示意性的,除了图示的导航控制单元、振动马达和调振装置外,导航系统还可以包括所属技术领域已知的其它附件,例如但不限于(视视/图像)显示和/或语音提醒装置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55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