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驱动电机的金属簧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02367.2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9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敏;彭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光控数码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84 | 代理人: | 曹红梅,苏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凹***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驱动 电机 金属 簧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驱动电机的金属簧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微型驱动电机金属簧片会受到侧向应力的作用,从而影响了金属簧片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金属簧片的侧向应力,以提高金属簧片可靠性的金属簧片的腕丝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驱动电机的金属簧片,该微型驱动电机的金属簧片包括:内金属环和外金属环,四个用于连接内金属环和外金属环的腕丝结构,四所述腕丝结构均包括:由簧丝弯折迂回形成的迂回簧丝,以及用于将所述迂回簧丝与内金属环固定连接的连接簧丝;其中,所述迂回簧丝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迂回簧丝的第一端与外金属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簧丝包括:第一簧丝和第二簧丝,所述第一簧丝和第二簧丝连接,且第一簧丝和第二簧丝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簧丝的自由端与所述内金属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簧丝的自由端与所述迂回簧丝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第二簧丝朝所述外金属环弯折,以使得第二簧丝与所述迂回簧丝呈台阶状设置。
优选地,所述外金属环的固定位置设在其四个边角处,四所述腕丝结构的迂回簧丝的第一端分别与外金属环的四个边角位置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迂回簧丝由簧丝弯折迂回一个回合形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驱动电机的金属簧片,该金属簧片在内金属环和外金属环之间设置四个腕丝结构。腕丝结构除了通过迂回簧丝来降低金属簧片的侧向应力外,本实用新型还在迂回簧丝和内金属环间增加呈钝角设置的第一簧丝和第二簧丝,从而延长了腕丝结构的受力范围,以更好地降低金属簧片的侧向应力。此外,第二簧丝与迂回簧丝呈台阶状设置,以增加应力点,从而进一步降低金属簧片的侧向应力,提高金属簧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型驱动电机的金属簧片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驱动电机的金属簧片。
参考图1和2,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型驱动电机的金属簧片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型驱动电机的金属簧片。金属簧片结构包括:内金属环1、外金属环2及四个腕丝结构3。
外金属环2通过胶水与微型驱动电机外壳(图中未示出)粘合连接,以固定于微型驱动电机的外壳上。内金属环1通过腕丝结构3与外金属环2连接,且内金属环1是可相对运动的。一般地,外金属环2的点胶位一般分设在其四个边角位置,以使得金属簧片整体的受力均衡。
四个腕丝结构3用于连接内金属环1和外金属环2。四个腕丝结构3均匀分布在两者之间,以使得受力均衡。四腕丝结构3均包括:由簧丝弯折迂回形成的迂回簧丝31,以及用于将迂回簧丝31与内金属环1固定连接的连接簧丝32。为了兼顾成本及占用空间,优选地,迂回簧丝31由簧丝弯折迂回一个回合形成。迂回簧丝3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迂回簧丝31的第一端与外金属环2固定连接。连接簧丝32包括:第一簧丝321和第二簧丝322,第一簧丝321和第二簧丝322连接,且第一簧丝321和第二簧丝322之间的夹角α为钝角。第一簧丝321的自由端与内金属环1固定连接。第二簧丝322的自由端与迂回簧丝31的第二端连接,且第二簧丝322朝外金属环2弯折,以使得第二簧丝322与迂回簧丝31呈台阶状设置。本实施例除了通过迂回簧丝31来降低金属簧片所受到的侧向应力外,还在迂回簧丝31和内金属环1之间增设了呈钝角设置的第一簧丝321和第二簧丝322,以延长了侧向应力的受力范围,对降低金属簧片受到的侧向应力起到了更好的效果。此外,第二簧丝322和迂回簧丝31呈台阶状设置,相对地增加了侧向应力的受力点,进一步降低了金属簧片侧向应力。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外金属环2的固定位置设在其四个边角处,因此,四个腕丝结构3的迂回簧丝31第一端分别与外金属环2的四个边角位置固定连接,从而提高腕丝结构3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光控数码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光控数码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23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出线结构
- 下一篇:钻机钻进过程中地面发电机及泵机的减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