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8679.0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9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亮;汪春;梁琦;付强;严晓丽;孙海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23118 | 代理人: | 曹爱华 |
地址: | 163319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秸秆 营养 生产线 | ||
1.一种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这种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生产线包括蓄水池(1)、打浆机(2)、筛选机(6)、微型磨浆机(8)、气力式水稻秸秆营养穴盘成型机(12)、烘干炉(14),蓄水池(1)分别通过管线连接打浆机(2)和三个储料池,打浆机(2)出口管线也连接一号储料池(4),一号储料池(4)通过一号小扬程浆泵(5)连接筛选机(6),筛选机(6)连接二号储料池(7),二号储料池(7)通过二号小扬程浆泵连接微型磨浆机(8),微型磨浆机(8)连接三号储料池(9),三号储料池(9)通过三号小扬程浆泵连接气力式水稻秸秆营养穴盘成型机(12),螺杆空气压缩泵(10)与水环式真空泵(11)分别通过气管与气力式水稻秸秆营养穴盘成型机(12)连接,气力式水稻秸秆营养穴盘成型机(12)前方是烘干炉(14),传送带(13)的起始端设置在气力式水稻秸秆营养穴盘成型机(12)的取模器(23)的正下方,传送带(13)贯穿整个烘干炉(14),另一端从烘干炉(14)穿出;所述一号储料池(4)、二号储料池(7)、三号储料池(9)均为下沉式,设置于地面之下,且三者均设置有搅拌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力式水稻秸秆营养穴盘成型机(12)包括吸模滚筒(25)、储浆池、动力传输机构、取模机构、配气系统,吸模滚筒(25)中间为可旋转的中心轴,中心轴两端有正八边形转盘,转盘每边安装有模具支撑架,每个模具支撑架上安置两个穴盘凸形模板,凸形模板通过压条固定;吸模滚筒(25)通过储浆池两块支撑板设置于储浆池正上方,并与储浆池成为一个整体,储浆池设置有进料管道和溢流管道;储浆池的上端口向外延伸形成平台,取模机构设置在平台上,取模机构具有凹形模板(24);储浆池的一个池壁外有凸台,动力传输机构的三项异步电机(17)和减速器(18)固定于凸台上,减速器(18)上设置光电传感器,摆框的内部镶嵌有凹形模板(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传输机构包括三项异步电机(17),三项异步电机(17)连接减速器(18)连接偏心齿轮(19),偏心齿轮(19)安装于支撑板上,偏心齿轮(19)连接槽轮机构(26),槽轮机构(26)连接吸模滚筒(25)中心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模机构中的连杆机构(20)连接摆框,摆框与内槽导杆(21)及圆柱滑块(22)连接,摆框的内部镶嵌有凹形模板(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形模板(24)与穴盘的凸面形状相适应,凹形模板(24)与穴盘的凸面形状相适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池(1)、打浆机(2)、筛选机(6)、微型磨浆机(8)、气力式水稻秸秆营养穴盘成型机(12)集成于撬装平台上,蓄水池(1)设置于撬装平台的一侧,打浆机(2)、筛选机(6)、微型磨浆机(8)、气力式水稻秸秆营养穴盘成型机(12)均设置在蓄水池(1)的侧面,撬装平台固定在地面上,所述一号储料池(4)、二号储料池(7)、三号储料池(9)的上盖均开设在撬装平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未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86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