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闭式防坠钩环挂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6273.2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3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薛鹏程;黄运兴;陈祖胜;韦扬志;钟万才;石财发;袁锋;杨明伟;韦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45006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闭式防坠钩环挂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作业工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闭式防坠钩环挂具。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定期开展检修工作,作业所需的工器具及材料等主要通过传递绳上下传递,传统的钩环挂具一般采用旋转自锁式、弹簧压紧型吊物钩,当工具、材料传递到作业位置后,由于高空作业人员受塔上作业位置影响,很难取出需用的工具和材料,且存在传递过程中坠落可能,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故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方便取用的闭式防坠钩环挂具。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闭式防坠钩环挂具,包括本体和分别位于本体相对两侧的两个钩环,所述本体的上端设有用于穿设传递绳的通孔,所述钩环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分别与本体的下端转动连接,且所述自由端的朝向相反。
所述钩环和本体采用铆钉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考虑工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绳索类型以及工具材料种类等;
2、同等条件下,常规作业项目需用传递绳传递平均耗时在3-5min/次,而本实用新型的闭式防坠钩环挂具平均耗时在1-1.5min/次,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3、解决了长期使用弹簧压紧型吊物钩出口位置处弹簧脱出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闭式防坠钩环挂具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闭式防坠钩环挂具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2-钩环;3-通孔;4-连接端;5-自由端;6-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闭式防坠钩环挂具,包括本体1和分别位于本体1相对两侧的两个钩环2,所述本体1的上端设有用于穿设传递绳的通孔3,所述钩环2具有连接端4和自由端5,所述连接端4分别与本体1的下端转动连接,且所述自由端5的朝向相反。
其中,所述钩环2和本体1采用铆钉6连接。
其中,本体1和钩环2均采用铝合金结构,整体结构牢固,经久耐用。
具体工作过程为:传递工器具及物件时,将传递绳与本体1的通孔3连接,向两边打开钩环2,再同时勾住连接工器具及物件的无极绳头,由于反向设置的钩环2形成一闭合环,无极绳头无法从钩环2中脱离,因此塔上人员无需考虑工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绳索类型、工具材料种类等因素,当材料传递到作业位置后,分开钩环2将工器具从钩环2中取出,方便快捷,减轻塔上作业人员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闭式防坠钩环挂具,无需扳动旋转自锁及弹簧结构,塔上作业人员只需将吊物绳从半锁结构中取出,方便快捷,减轻塔上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整体结构牢固,经久耐用,为日后检修提供了方便。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保护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62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