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支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64136.7 | 申请日: | 2016-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4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 发明(设计)人: | 肖明清;邓朝辉;王均勇;周坤;蒋超;胡大伟;薛光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软下硬 地层 隧道 支护 结构 | ||
1.一种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隧道限界上部的管幕结构和位于隧道限界下方的支撑结构;所述的管幕结构包括多根沿隧道轴向穿设于隧道上部软弱土层内的钢管(1),多根钢管(1)沿隧道的圆周方向间隔布置形成覆盖在隧道上方的拱形结构,相邻钢管(1)之间两块沿隧道圆周方向布置的钢板(2)固定连接;所述的相邻钢管(1)之间的两块钢板(2)沿隧道的径向平行间隔布置,两块钢板(2)之间的空间通过开设于钢管(1)侧壁的安装槽(9)与钢管(1)内部空间连通,钢板(2)与钢管(1)形成拱形的连通空腔(7);所述的连通空腔(7)内浇筑有钢筋混凝土;所述的支撑结构的上端连接于管幕结构两侧最下端的两根钢管(1)上与管幕结构形成环绕在隧道外侧的封闭支护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埋设于坚硬土层内的位于隧道限界两侧的侧部初期支护(3)和位于隧道限界下方的下部初期支护(4),侧部初期支护(3)的下端固定在下部初期支护(4)的两端形成承接于隧道下方的U型支撑结构,侧部初期支护(3)的上端与管幕结构的两侧最下端的钢管(1)连接,侧部初期支护(3)、下部初期支护(4)和钢管(1)以及钢板(2)形成密封的环状腔体支护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结构还包括二次衬砌(11);所述的二次衬砌(11)为浇筑于侧部初期支护(3)和下部初期支护(4)内侧的U型钢筋混凝土结构,二次衬砌(11)的两侧上端与管幕结构两侧最下端的两根钢管(1)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2)沿隧道轴向方向连续布置,相邻钢管(1)之间的两块钢板(2)之间设置有立柱(5);所述的立柱(5)为沿隧道的径向方向布置的杆件结构,立柱(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两块钢板(2)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1)内穿设有多根沿隧道轴向间隔布置的钢管钢筋(6),钢管钢筋(6)沿隧道的圆周方向将所有的钢管(1)连接为整体结构,钢管钢筋(6)通过混凝土浇筑于连通空腔(7)内。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衬砌(11)内浇筑有多根沿隧道轴向方向间隔布置的衬砌钢筋(10);所述的衬砌钢筋(10)的两侧上端与对应的钢管钢筋(6)的两侧下端焊接连接形成围绕在隧道圆周外侧的环形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幕结构与下部初期支护(4)之间设置有支撑杆(8);所述的支撑杆(8)的上端固定在钢管(1)的侧壁,下端支撑于隧道底部的坚硬土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41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隧道支护棚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矿用可推拉液压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