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屏幕触控交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38712.0 | 申请日: | 201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1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谭登峰;杜响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G06F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8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屏幕 交互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屏幕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大屏幕触控交互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大屏幕中,使用摄像头后定位方式实现的触摸定位中,一般采用发光笔进行触摸操作,不能实现手指的操作和控制,给用户带来一定的不便。在摄像头后定位触摸系统中,为了实现手指的可靠触摸,通常使用一种能使手指触摸点发光并能被摄像头可靠检测到的装置。而如果采用红外LED来设计这种光源装置,由于LED的散射角度比较大,光源不集中,衰减比较厉害,必须使用数量较多的红外LED,这样就会加大硬件的成本。其次,在现有的红外或者摄像头前定位触摸装置中,在多点同时触摸时,由于原理上的缺陷,难以同时准确捕捉到各个触摸点,难以实现多于两点的触摸。
目前,在使用激光表面定位中,通常需要在屏幕上方或下方安装激光器,使得大屏幕在触摸范围内被一层由激光器发出的平行于大屏幕的红外激光射线所覆盖。但是,当多个触摸点位于一条线上时,位于前面的触摸点就会把后面的触摸点遮挡住,使得后面的触摸点没有受到红外激光照射,从而无法被检测到,因此容易出现丢点现象,无法真正实现多点触摸。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大屏幕触控交互系统。
一种大屏幕触控交互系统,包括:
有多个显示单元拼接而成的大屏幕;
安装于该大屏幕边缘上的激光器,
该大屏幕的至少一边上安装有激光器,使整个大屏幕表面均匀覆盖由激光器发出的平行于大屏幕的红外激光射线。
优选地,该大屏幕的一条边上安装有一个或多个激光器。
优选地,该大屏幕的两条边上安装有一个或多个激光器。
优选地,该大屏幕的三条边上安装有一个或多个激光器。
优选地,该大屏幕的四条边上安装有一个或多个激光器。
优选地,该大屏幕的显示单元的拼接处共用激光器。
优选地,该激光器安装于大屏幕平面上,其中激光器的光源发射口安装位置高于大屏幕平面。
优选地,该各激光器安装在同一水平上,各激光器发出的平行于大屏幕的红外激光射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该各激光器安装在不同的水平上,各激光器发出的平行于大屏幕的红外激光射线位于不同水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激光器的对边或邻边安装有反射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屏幕触控交互系统,采用发射光线的平行度和强度都优于LED的激光器,克服了部分区域检测不灵敏,成像质量不高,多触摸点同时操作中间部分触摸点检测不到的问题。利用其扇出角度大,光强集中,分布均匀的特征,减少安装于大屏幕边沿的激光器数量,从而降低了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激光器安装在大屏幕一边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激光器安装在大屏幕一边、反射器安装在对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激光器安装在大屏幕一边、反射器安装在邻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激光器安装在上边和下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激光器安装在上边和邻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两块拼接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四块拼接屏,四个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四块拼接屏,六个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四块拼接屏,八个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1、2、6、7、8、9、10、11均为激光器;
3、4、5为反射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一种大屏幕触控交互系统,激光器安装在大屏幕的一边上,所述大屏幕是由两个拼接屏拼接而成,拼接屏的尺寸可以为4:3、16:9等。
本装置根据激光器的光照平面以及光强范围来分布激光器的安装位置,通过实验验证,当扇出角度为90°时,摄像头能拍摄到较强的亮点,触摸效果比较灵敏。因此,安装激光器时主要使用扇出角度90°范围内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8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