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21259.2 | 申请日: | 201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1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齐藤崇;松本健太;小宫良介;堀内真幸;丸山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朴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旋转驱动的同时拨入竖立谷杆的拨入滚筒的收割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收割装置,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该收割装置具有绕沿横向宽度方向的滚筒轴心旋转驱动的拨入滚筒。另外,该收割装置包括左右一对侧板(旋转支承体)、滚筒轴(滚筒支轴)、辅助滚筒板(尖齿姿态保持用旋转支承体),该滚筒轴以沿滚筒轴心的状态与左右一对侧板的中心彼此连结并驱动左右一对侧板,该辅助滚筒板设于右侧侧板的外侧。该左右一对侧板具有中央部(轮毂部)、五个臂部(辐条部)、凹入部,该中央部在径向上位于滚筒轴心侧,该五个臂部以在周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从中央部放射状延伸,该凹入部形成于相邻臂部的前端部之间,并从左右一对侧板的外周侧朝中央部侧凹入。而且,中央部和臂部一体形成。另外,辅助滚筒板形成为与侧板相同的形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9056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上述收割装置中,由于中央部和臂部一体形成,因而当从地面等对拨入滚筒施加反作用力时,应力容易集中在侧板及辅助滚筒板的中央部中凹入部的最深部附近。因此,为了避免该部位破损,需要利用较厚的板材形成侧板及辅助滚筒板,或者由强度较高的原材料形成侧板及辅助滚筒板。其结果是,容易提高部件成本。另外,容易增大拨入滚筒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应力集中在侧板及辅助滚筒板的中央部的收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包括拨入滚筒,该拨入滚筒在绕沿横向宽度方向的滚筒轴心旋转驱动的同时,拨入竖立谷杆,
所述拨入滚筒包括:左右一对侧板;滚筒轴,以沿着所述滚筒轴心的状态与所述左右一对侧板的中心彼此连结并驱动所述左右一对侧板;多个尖齿支承杆,以在所述滚筒轴的周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左右一对侧板;多个尖齿,以在所述滚筒轴心方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被支承于所述尖齿支承杆;尖齿姿态维持装置,在所述左右一对侧板旋转时,维持所述多个尖齿的方向朝下;
在所述尖齿姿态维持装置设置有辅助滚筒板,该辅助滚筒板设于所述左右一对侧板中的一方侧板的横向外侧,且连结有所述多个尖齿支承杆的一端,跟随所述左右一对侧板的旋转相对于所述滚筒轴心偏心旋转,使所述多个尖齿支承杆旋转,
在所述左右一对侧板及所述辅助滚筒板设置有:中央部,在径向上位于所述滚筒轴心侧;多个臂部,以在周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从所述中央部放射状延伸;凹入部,形成在相邻的所述臂部的前端部之间,从所述左右一对侧板及所述辅助滚筒板的外周侧朝所述中央部侧凹入;
所述中央部及所述臂部由单个板材形成,
所述凹入部的最深部形成为圆弧形,该圆弧形以位于所述臂部的前端部的旋转轨迹的径向外侧的点作为中心。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由单个板材形成,故而能够采用作为成本较低的制造工艺的冲压加工来形成侧板及辅助滚筒板。而且,在本实用新型中,凹入部的最深部形成为以位于臂部的前端部的旋转轨迹的径向外侧的点作为中心的圆弧形。一般来说,在将从凹入部的最深部到侧板及辅助滚筒板的中心的宽度确保为一定大小的情况下,凹入部的最深部中的曲率半径越大,施加到凹入部的最深部附近的应力越容易分散。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与圆弧形的中心位于臂部的前端部的旋转轨迹的径向内侧的情况相比,施加在侧板及辅助滚筒板的中央部中凹入部的最深部附近的应力容易分散。因此,即使由单个板材形成,也能够避免应力在中央部集中。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
整个所述凹入部形成为所述圆弧形。
根据该结构,臂部及凹入部的形状较简单,因而能够容易进行制造。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
在所述臂部中的沿所述凹入部的部分设置有在所述臂部的厚度方向上立起的侧部壁。
根据该结构,凹入部通过侧部壁得到加强。因此,在从地面等对拨入滚筒施加反作用力时,臂部及凹入部的最深部难以破损。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
在所述臂部中的前端侧部分设置有:臂鼓出部,朝所述臂部的厚度方向鼓出;第一凸缘部及第二凸缘部,隔着所述臂鼓出部在所述臂鼓出部中的周向两端部连续形成,并且分别沿周向延伸;
所述臂鼓出部的周向宽度为所述第一凸缘部的周向宽度和所述第二凸缘部的周向宽度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12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组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 下一篇:电压断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