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肋骨双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6793.4 | 申请日: | 201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4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敏;郑景浩;祝忠群;殷猛;王浩;杜欣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12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肋骨 撑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肋骨双撑开器。
背景技术
在胸外科及部分心脏手术中,往往需要从左侧(或右侧)肋间隙侧进胸,进行相关手术操作。而在这个过程中,则需要利用肋骨撑开器将上、下肋骨撑开以暴露手术视野。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病人对手术切口外观的要求,手术切口越来越倾向于美容小切口,不过这也对手术暴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常规的肋骨撑开器主要包括1个固定撑开臂、1个活动撑开臂、2个肋骨卡槽、1个齿条板和1个撑开装置。使用时,分别将固定撑开臂和活动撑开臂的肋骨卡槽卡在需要撑开的上下两个肋骨之间,然后通过撑开装置使活动撑开臂做反向运动,远离固定撑开臂,从而使肋骨被撑开暴露。
由于是上、下肋骨被撑开,虽然上下之间的距离能够保证,但是撑开器两边的距离因为缺少器械撑开并不能满足暴露的要求,特别是选择小切口后,必须更多地依赖撑开器的充分暴露才能更好地进行手术。但是,目前常规的肋骨撑开器主要存在的缺点就是手术视野暴露并不充分,因为其在撑开的同时无法同时保证左右距离的充分暴露,从而也不能保证手术视野的充分暴露,往往需要借助其他拉钩帮助暴露,但是因为小切口本身手术操作空间狭小,因此往往会影响手术的便利和手术的效果,也给手术带来潜在的风险。
因此,亟需一种肋骨双撑开器,在撑开上下肋骨的同时,也能同时撑开左右两侧的距离,这将有利于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也能避免更多的手术器械干预影响手术操作空间,提高手术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目前这种肋骨双撑开器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肋骨双撑开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肋骨双撑开器,所述肋骨双撑开器设有固定撑开臂、活动撑开臂、齿条板、第一活动短臂、第二活动短臂、第一调节条、第二调节条、第一肋骨卡槽、第二肋骨卡槽、第三肋骨卡槽、第四肋骨卡槽、第五肋骨卡槽、第六肋骨卡槽、移动装置,固定撑开臂设有第一固定撑开短臂、第二固定撑开短臂、轴,第一固定撑开短臂尾部与齿条板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撑开短臂头部与另一齿条板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撑开短臂与第二固定撑开短臂通过轴连接,第一固定撑开短臂中部设有槽,所述第一固定撑开短臂通过槽与第一肋骨卡槽连接,第二固定撑开短臂中部设有槽,所述第二固定撑开短臂通过槽与第二肋骨卡槽连接,所述活动撑开臂设有第一活动撑开短臂、第二活动撑开短臂、轴,所述第一活动支撑短臂尾部设有齿条板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撑开短臂尾部与齿条板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支撑短臂头部设有齿条板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撑开短臂头部与另一齿条板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撑开短臂与第二活动撑开短臂通过轴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撑开短臂中部设有槽,所述第一活动撑开短臂通过槽与第三肋骨卡槽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撑开短臂中部设有槽,所述第二活动撑开短臂通过槽与第四肋骨卡槽连接,所述移动装置设有拔轮、转轴、摇臂,所述拔轮设置在活动撑开臂尾部与齿条板连接端内,所述摇臂通过转轴与拔轮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短臂设置在第一固定撑开短臂尾部与第一活动撑开短臂尾部之间的齿条板上,所述第一活动短臂设有卡槽、调节条移动槽、齿条板移动槽,所述第一调节条设置在调节条移动槽内,所述第一活动短臂通过卡槽与第一调节条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条头部与第五肋骨卡槽连接,所述第二活动短臂设置在第二固定撑开短臂头部与第二活动撑开短臂头部之间的齿条板上,所述第二活动短臂设有卡槽、调节条移动槽、齿条板移动槽,所述第二调节条设置在调节条移动槽内,所述第二活动短臂通过卡槽与第二调节条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条头部与第六肋骨卡槽连接。
所述轴均为枢轴。
所述第一固定撑开短臂通过槽与第一肋骨卡槽连接、第二固定撑开短臂通过槽与第二肋骨卡槽连接为螺栓连接。
所述第一活动撑开短臂通过槽与第三肋骨卡槽连接、第二活动撑开短臂通过槽与第四肋骨卡槽连接为螺栓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撑开短臂与第二固定撑开短臂、第一活动撑开短臂与第二活动撑开短臂均通过轴可相对弯折调节,弯折角度在30°以内。
所述第一活动短臂通过卡槽与第一调节条连接、第二活动短臂通过卡槽与第二调节条连接为螺栓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条头部与第五肋骨卡槽连接、第二调节条头部与第六肋骨卡槽连接为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在更好地贴合肋骨走行撑开上下肋骨的同时,可以充分撑开左右皮肤和肌层组织肋骨,有利于手术视野充分暴露。
2、减少手术过程中其他手术器械的利用,提高手术便利性与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67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