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肋骨双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6793.4 | 申请日: | 201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4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敏;郑景浩;祝忠群;殷猛;王浩;杜欣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12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肋骨 撑开 | ||
1.一种肋骨双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骨双撑开器设有固定撑开臂、活动撑开臂、齿条板、第一活动短臂、第二活动短臂、第一调节条、第二调节条、第一肋骨卡槽、第二肋骨卡槽、第三肋骨卡槽、第四肋骨卡槽、第五肋骨卡槽、第六肋骨卡槽、移动装置,固定撑开臂设有第一固定撑开短臂、第二固定撑开短臂、轴,第一固定撑开短臂尾部与齿条板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撑开短臂头部与另一齿条板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撑开短臂与第二固定撑开短臂通过轴连接,第一固定撑开短臂中部设有槽,所述第一固定撑开短臂通过槽与第一肋骨卡槽连接,第二固定撑开短臂中部设有槽,所述第二固定撑开短臂通过槽与第二肋骨卡槽连接,所述活动撑开臂设有第一活动撑开短臂、第二活动撑开短臂、轴,所述第一活动支撑短臂尾部设有齿条板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撑开短臂尾部与齿条板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支撑短臂头部设有齿条板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撑开短臂头部与另一齿条板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撑开短臂与第二活动撑开短臂通过轴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撑开短臂中部设有槽,所述第一活动撑开短臂通过槽与第三肋骨卡槽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撑开短臂中部设有槽,所述第二活动撑开短臂通过槽与第四肋骨卡槽连接,所述移动装置设有拔轮、转轴、摇臂,所述拔轮设置在活动撑开臂尾部与齿条板连接端内,所述摇臂通过转轴与拔轮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短臂设置在第一固定撑开短臂尾部与第一活动撑开短臂尾部之间的齿条板上,所述第一活动短臂设有卡槽、调节条移动槽、齿条板移动槽,所述第一调节条设置在调节条移动槽内,所述第一活动短臂通过卡槽与第一调节条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条头部与第五肋骨卡槽连接,所述第二活动短臂设置在第二固定撑开短臂头部与第二活动撑开短臂头部之间的齿条板上,所述第二活动短臂设有卡槽、调节条移动槽、齿条板移动槽,所述第二调节条设置在调节条移动槽内,所述第二活动短臂通过卡槽与第二调节条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条头部与第六肋骨卡槽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肋骨双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均为枢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肋骨双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撑开短臂通过槽与第一肋骨卡槽连接、第二固定撑开短臂通过槽与第二肋骨卡槽连接为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肋骨双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撑开短臂通过槽与第三肋骨卡槽连接、第二活动撑开短臂通过槽与第四肋骨卡槽连接为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肋骨双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撑开短臂与第二固定撑开短臂、第一活动撑开短臂与第二活动撑开短臂均通过轴可相对弯折调节,弯折角度在30°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肋骨双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短臂通过卡槽与第一调节条连接、第二活动短臂通过卡槽与第二调节条连接为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肋骨双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条头部与第五肋骨卡槽连接、第二调节条头部与第六肋骨卡槽连接为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67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