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90386.0 | 申请日: | 2016-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3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温雯静;刘晓东;邓同兴;王婷婷;畅灵丽;窦会娟;刘新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M1/04;C12M1/02;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62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微生物的研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对微生物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例如专利号为201520879635.3的专利,包括培养箱、箱盖、加热棒、气泡发生器、设于箱体一侧的培养液注入口及设于另一侧的气体排空出口,虽然增加了加热棒,为培养微生物提供了合适的环境温度,但是存在培养速度慢、培养液和内部菌落不均一等问题,基质内部流动性差,营养物质不能传递,不利于微生物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的左侧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进料管道和排出管道,所述培养箱的顶端安装有电机,所述培养箱的内腔设有转动杆,所述电机通过转子与转动杆相连,所述转动杆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搅拌杆,所述培养箱的内腔右下角安装有排气管道,所述培养箱的右侧安装有气泡发射器,所述气泡发射器通过第一管道贯穿培养箱与排气管道相连,所述培养箱的内腔底端安装有防护网,所述培养箱的底端中心位置安装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左侧安装有阀门,所述输送管道的底端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右侧安装有高压泵,所述高压泵通过循环管与培养箱相连。
优选的,所述输送管道与加热装置的连接处安装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底端安装有排污管道,所述箱体的内腔底端安装有斜板,所述斜板的顶端右侧安装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斜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加固板。
优选的,所述培养箱的右侧安装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与培养箱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微生物培养装置,通过进料管道可以把培养液输送到培养箱内,通过气泡发射器把产生的气泡通过第一管道输送到排气管道内,排放到培养箱内,通过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搅拌杆对培养箱内的培养液搅拌,使培养箱内搅拌充分,使培养液和内部菌落均一,扭动阀门,可以把培养液输送到加热装置内,加热装置对培养液进行加热,为培养微生物提供了合适的环境温度,通过高压泵可以把培养液通过循环管输送到培养箱内,达到循环供液,使培养液能够流动,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培养箱,2、转动杆,3、搅拌杆,4、进料管道,5、排出管道,6、阀门,7、输送管道,8、防护网,9、气泡发射器,10、第一管道,11、密封圈,12、过滤箱,121、斜板,122、加固板,123、排污管道,124、过滤网,125、箱体,13、循环管,14、高压泵,15、加热装置,16、观察窗,17、电机,18、排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03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采收功能的光合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模块式高效干式厌氧发酵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