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墙体抹灰基层甩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46200.1 | 申请日: | 2016-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9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鹏;王亮;解鹏飞;周书文;郝继笑;李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00 | 分类号: | E04F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丽岩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墙体 抹灰 基层 甩毛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辅助用具,特别是一种墙体抹灰基层的可调式甩毛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施工质量更加关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墙体抹灰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分项工程,墙面抹灰的质量与我们息息相关,而墙面结合层即抹灰基层甩毛对抹灰层的质量影响很大,若抹灰基层甩毛处理不好,则会导致抹灰层裂缝、空鼓、脱落等质量问题。传统的甩毛工具进行施工时,抹灰的基层处理易存在拉毛层的开裂、脱落、毛刺凸起程度差、固化程度差等缺陷,不能有效的避免墙体抹灰的质量通病,造成抹灰层返工,不仅增加了工程建设费用,还影响后续工序的进一步施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墙体抹灰基层甩毛器,解决传统甩毛工具施工时对墙体基层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成本的影响,还解决传统甩毛工具的甩毛处理时存在毛刺开裂、脱落、凸起程度不均匀以及固化程度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式墙体抹灰基层甩毛器,包括单层钢丝网片上下叠合而成的叠合网和固定在叠合网一侧中轴线上的把手,所述叠合网包括网片尺寸相同的固定叠合部和可调叠合部,所述把手连接在固定叠合部的下侧,所述固定叠合部的钢丝网片网眼上下对齐,四周通过绞合钢丝绑扎封边,所述可调叠合部的钢丝网片网眼上下对齐并且盖于固定叠合部的上侧;
所述可调式墙体抹灰基层甩毛器还包括沿叠合网的左右两侧前后滑动、锁定固定叠合部和可调叠合部的相对位置来调节两者网眼对齐错位程度的倒U型滑动卡箍,所述倒U型滑动卡箍在叠合网的左右两侧至少分别设有两个。
所述倒U型滑动卡箍包括夹设在固定叠合部的下侧和可调叠合部的上侧的两块夹板,还包括在叠合网的侧面外包的侧板。
所述夹板上对称开有至少两对螺栓孔,调节螺栓穿过该螺栓孔并通过螺母锁定固定叠合部和可调叠合部。
所述倒U型滑动卡箍在叠合网的左右两侧分别对齐或者交错设置。
所述固定叠合部包括至少三层钢丝网片,所述可调叠合部包括至少三层钢丝网片。
所述固定叠合部和可调叠合部的网眼尺寸相同或不同。
所述把手为木把手并通过钢丝线绑扎在固定叠合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甩毛工具施工时对墙体基层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成本的影响,解决了抹灰基层甩毛处理时的开裂、脱落、毛刺凸起程度不均匀以及固化程度差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现有的叠合网拆分成可调叠合部与固定叠合部,并通过调节倒U型滑动卡箍进而调节可调叠合部与固定叠合部的相对位置、层数和网眼尺寸,可根据不同施工现场抹灰基层厚度的处理需求,确保不同厚度的基层处理满足施工现场及规范要求,并且能有效的加快现场的施工进度,综合效益良好。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廉、性价比高,并且不需要用电,单人可进行操作,有效确保甩毛材料与墙体的牢固连接以及凸起毛刺的均匀分布、高度一致,降低了抹灰层空鼓、开裂、脱落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墙、蒸压加气砼砌块、页岩多孔砖等其他块材砌筑墙体抹灰工程的基层甩毛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叠合部和把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倒U型滑动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倒U型滑动卡箍的连接节点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倒U型滑动卡箍的连接节点放大图。
附图标记:1-叠合网、1.1-固定叠合部、1.2-可调叠合部、2-把手、3-绞合钢丝、4-倒U型滑动卡箍、4.1-夹板、4.2-侧板、5-螺栓孔、6-螺栓、7-螺母、8-钢丝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加图1-4所示,一种可调式墙体抹灰基层甩毛器,包括单层钢丝网片上下叠合而成的叠合网1和固定在叠合网一侧中轴线上的把手2,所述叠合网1包括网片尺寸相同的固定叠合部1.1和可调叠合部1.2。
本实施例中叠合网可以使用六层直径为1.5mm,网眼尺寸为10×10mm,外轮廓尺寸为250mm×280mm的矩形钢丝网片。
所述把手2连接在固定叠合部1.1的下侧,把手2为木把手并通过钢丝线8绑扎在固定叠合部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46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