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外无创胸腔内压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41627.2 | 申请日: | 2016-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5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伍伟良;陈荣昌;周露茜;崔冬;黎晓莹;关力理;郭炳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土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1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外 胸腔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体外无创胸腔内压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内压是指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的潜在腔(即胸膜腔)内的压力。在平静呼吸时,它始终低于大气压,故亦称“胸内负压”。但呼气时有可能高于大气压,例如:在关闭声门,用力吸气时,可降至-90mmHg;关闭声门用力呼气时,由于呼气肌的强烈收缩,可升至110mmHg。胸腔内压测量广泛应用于:呼吸生理学研究、呼吸机参数调节、重症医学床旁检测等。传统胸腔内压的测量是使用食道囊管法,但置入食道囊管为有创操作,步骤繁琐,且会引起患者不适感,因此限制其临床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外无创胸腔内压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体外无创胸腔内压测量装置,包括开口向下的壳体,所述壳体下端四周设置有敷贴,且敷贴固定连接壳体;所述壳体通过敷贴固定在人体胸骨上窝处,人体皮肤与壳体之间形成密闭测量腔,所述体外无创胸腔内压测量装置还包括压力传导管,压力传导管的一端穿过壳体并与密闭测量腔相连通,压力传导管的另一端连接至压力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供压力传导管穿过的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孔与压力传导管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敷贴采用人体生物相容性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体外无创胸腔内压测量装置通过监测胸骨上窝皮肤的活动度来间接反应胸腔内压的变化情况,由于其监测对象为胸骨上窝皮肤的活动度,因此为体外无创操作,不会引起患者不适感,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2、该体外无创胸腔内压测量装置可以长时间放置进行持续监测,操作简便,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体外无创胸腔内压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外无创胸腔内压测量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敷贴、3-压力传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体外无创胸腔内压测量装置,包括开口向下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下端四周设置有敷贴2,且敷贴2固定连接壳体1,敷贴2的材质不加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敷贴2采用人体生物相容性材质制成;所述壳体1通过敷贴2固定在人体胸骨上窝处,人体皮肤与壳体1之间形成密闭测量腔,所述体外无创胸腔内压测量装置还包括压力传导管3,压力传导管3的一端穿过壳体1并与密闭测量腔相连通,压力传导管3的另一端连接至压力传感器,壳体1上设置有供压力传导管3穿过的安装孔,且安装孔与压力传导管3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密封机构用于保证压力传导管3与壳体1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体外无创胸腔内压测量装置,使用时,首先清洁患者胸骨上窝处的皮肤,然后将壳体1通过敷贴2固定在人体胸骨上窝处,敷贴2自然贴合于胸骨上窝周围的皮肤,从而在人体皮肤与壳体1之间形成密闭测量腔,密闭测量腔内的压力变化能够直观的反应胸骨上窝皮肤的活动度,压力传导管3获取密闭测量腔内的压力数据,并发送给压力传感器,以获取压力波形图。由于胸骨上窝皮肤的活动度与胸腔内压的变化相关,因此通过测量胸骨上窝皮肤的活动度就能够间接的反应胸腔内压的变化。
所述体外无创胸腔内压测量装置通过监测胸骨上窝皮肤的活动度来间接反应胸腔内压的变化情况,由于其监测对象为胸骨上窝皮肤的活动度,因此为体外无创操作,不会引起患者不适感,更易被患者所接受。所述体外无创胸腔内压测量装置可以长时间放置进行持续监测,操作简便,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土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土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41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牛仔裤(二)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静脉穿刺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