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5210.5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3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秦升益;李智;汪卫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仁创生态环保科技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B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47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浩然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收集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城市建设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绿地更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城市绿地可以有效地净化空气、吸滞粉尘,具有调节、改善小气候和美化环境的作用。但是,城市绿地往往会出现种植成活率低的问题。
目前普遍的绿地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耐水植物、蓄水层、种植土及填料层、砂层、土工布、砾石层、穿孔管。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的日渐严重,污染物随着雨水降落下来,灌溉进入土壤,导致植物存活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该系统可以提高绿地植物的种植成活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沉淀净化池和聚光蒸发池,所述沉淀净化池的顶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土壤层和第一硅砂透水砖层,所述聚光蒸发池的顶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二土壤层和第二硅砂透水砖层,所述沉淀净化池通过第一管道与市政雨水管网连通,所述沉淀净化池和聚光蒸发池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土壤层上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聚光蒸发池包括贯穿所述第二土壤层和第二硅砂透水砖层的透光通道,所述透光通道上方具有升降装置和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上的凸透镜,所述太阳能板与升降装置通过电缆相连。
可选地,所述沉淀净化池是由硅砂井砖砌筑的井体,所述井体的侧壁及底部包覆第一土工膜,所述第一土壤层和第一硅砂透水砖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土工布。
可选地,所述聚光蒸发池是由硅砂井砖砌筑的井体,所述井体的侧壁及底部包覆第二土工膜,所述第二土壤层和第二硅砂透水砖层之间设置有砾石层和第二土工布,所述第二土工布位于砾石层和第二硅砂透水砖层之间。
可选地,所述升降装置为电动推杆。
可选地,所述透光通道为锥形。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升降装置电连接的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第二土壤层内具有湿度计,所述湿度计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可选地,所述聚光蒸发池内还设置有水位监测器,所述水位监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与所述升降装置相连。
可选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设置在沉淀净化池的侧壁上,且第一管道的位置高于第二管道的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所提供的系统可以收集和净化雨水,通过太阳能板提供电能控制凸透镜照射经过净化的雨水使雨水蒸发进入土壤层从而实现对土壤层的保水作用,实现了雨水的循环利用,经过净化的雨水可以使植物良好的生长。此外,系统所用原料均为制造工艺简单、廉价易得的产品,降低了系统的造价费用和维护费用。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沉淀净化池 2 聚光蒸发池3 第一土壤层
4 第一硅砂透水砖层 5 第二土壤层6 第二硅砂透水砖层
7 第一管道 8 第二管道9 太阳能板
10 透光通道11 升降装置 12 凸透镜
13 电缆14 第一土工膜 15 第一土工布
16 第二土工膜17 砾石层 18 第二土工布
19 控制器20 湿度计 21 水位监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公开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沉淀净化池1和聚光蒸发池2,沉淀净化池1通过第一管道7与市政雨水管网连通,所述沉淀净化池1和聚光蒸发池2通过第二管道8连通。与市政雨水管网连通的第一管道7可以在下雨时将雨水收集至沉淀净化池1中,雨水在沉淀净化池1中经过沉淀净化,大部分杂质如泥沙、落叶等沉淀到沉淀净化池1的底部,清澈的上层雨水通过第二管道8进入聚光蒸发池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仁创生态环保科技股份公司,未经北京仁创生态环保科技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52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在阳台的雨水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棚式集雨装置